商用车需求不振 车企海外策略升级
2014-11-14 18:54:34
825
0
现代物流报 李卫卫



  风险仍存

  虽然潜力巨大,但海外市场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也不容小觑。

  首先,国内商用车企业的海外扩张还处于发展初期,主要以一般贸易为主。而近年来,部分出口目的地国出于保护本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目的,纷纷提高贸易壁垒,限制整车和零部件进口。

  据了解,俄罗斯要求凡是出口俄罗斯的汽车必须通过其国家质量标准GOST认证,即便需出口的产品已获得了欧盟质量认证,若欲在俄罗斯市场销售,也必须取得该证书,否则属非法营销。由于GOST认证所架构的技术和价格的双重壁垒障碍难以逾越,逼迫众多中国商用车品牌无奈退出俄罗斯市场。今年初,尼日利亚也将整车进口关税从22%增长至70%。进口门槛的不断抬高,使得国内商用车产品的成本优势不再明显,在这些市场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此外,近年来,埃及、利比亚等国出现政治动荡,使得我国在这两个国家的出口量下滑。专家认为,接下来,朝鲜、伊朗、叙利亚、古巴等部分国家也存在一定的政治危机风险。因为这些国家在我国的重卡出口中占据较大份额,因此一旦发生局部动荡将对出口形势产生不利影响。

  除了这些外部因素,海外市场售后服务配套不足,也将为企业海外市场的后续发展带来潜在风险。相关人士介绍说,因为实力不足,加之出口量小、出口目的地分散,目前国内大多数商用车企业,都没有建立自己的海外售后服务体系,主要通过委托当地代理商负责其产品的维修和售后服务。而由国内企业负责备件的供应以及对代理商的培训。“国内企业在出口产品的同时,往往已经把维修费用一并付给代理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少数代理公司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售后服务能力和质量都较差,进而影响了中国产品的形象,对出口业务的开展造成不利。”一位重卡企业负责人表示,在伊朗就曾出现过由于售后服务太差,影响了国内企业出口的情况。而目前,我国在越南、阿尔及利亚、伊朗的重卡年出口量已超过万台,企业尤其要注意在这些地区做好售后服务问题,避免出口受阻的情况发生。

  模式生变

  在行业专家杨再舜看来,近年来,随着关税的增加、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以及国际巨头产品线的不断下探,中国商用车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性价比”优势虽然仍然存在,但已经不再明显。这使得中国商用车的出口也进入到了一个重大的调整期。新的市场形势,对于企业的出口战略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不少国内商用车企业都开始调整和升级自身的海外战略。而这其中,转变出口方式,从单纯的整车出口向在当地建立KD工厂转变也成为企业共同的选择。

  据中国重汽相关人士透露,目前重汽已通过技术、品牌授权和实物出资等多种方式在非洲合作建立了3家组装工厂。而今年5月,重汽还与尼日利亚的合作伙伴签署合作协议,计划在该国散件组装中国重汽的产品。这也成为中国重汽在非洲的第4家工厂。据悉,未来中国重汽还将以尼日利亚为支撑,逐步建立覆盖西非地区的重卡生产基地。“在海外进行合资建厂这种方式作为中国重汽稳固国际市场的举措,正在按照相关布局和发展不断扩展。中国重汽将始终将境外合资合作作为扩展国际市场的重要举措。”该人士表示。

  除了中国重汽之外,福田、一汽解放、江淮等企业也都纷纷加快了海外建厂的步伐。据悉,一汽解放已在巴基斯坦、南非、俄罗斯、伊朗建成KD组装厂,并将产品出口至东南亚、中东、拉美、非洲、东欧等62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320家品牌代理商。陕汽除了扩大产品出口外,也在积极推进海外投资设厂。福田也在进一步推进自身的海外战略。9月18日,福田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工业发展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马哈拉施特拉邦与印度合作建设汽车工业园区。而北奔也已在南非建立了一家重型卡车KD工厂。目前,该工厂运行情况良好,年销量在600辆左右。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国际贸易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金鑫表示,北奔重汽正加快其国际化发展战略,下一步考虑在北非和中东布局新的KD工厂。

  而随着中国商用车企出口量不断增长和在海外设置KD工厂的增多,杨再舜也建议国内商用车企业共同制定统一的出口汽车散件检验技术规范标准,以确保出口CKD散件的检验监管质量。此外,加强对零部件可靠性和失效机理的研究,也应该被纳入企业的议事日程,以进一步提高整车品质,压缩后续服务成本的关键,提升产品在海外的竞争力。
点赞
收藏
李卫卫
共发表99篇作品
最近内容
2015-07-24 12:05:00
2015-07-24 11:35:00
2015-07-10 13:44:00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