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松赵晨:建立对机器人的正确认知
2015-11-13 11:31:43
1275
0
第一物流网 烨函
  第一物流全媒体记者烨函采写:

  从动画片《奥特曼》到电影《未来警察》,人们印象中的机器人都是拟人化的,拟人化的奥特曼形象就连现在的餐厅也十分受人待见,拟人化的机器人警察威武无边,是人类家园的保护神。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人们希望任何一款机器人也都如奥特曼一样,是全能的超人。在物流领域,企业对机器人的认知虽然不是充满了天马行空般的幻想,也被寄予了太多的厚望。


新松公司物流与仓储自动化事业部副总经理赵晨

  新松公司物流与仓储自动化事业部副总经理赵晨,在接受《现代物流报·装备与技术》专刊记者采访时认为,人们眼中的机器人形象,往往停留在大片当中,但机器人的确不是全能型选手,在物流的某些场景有时人工操作和其它设备PK也作业效率未必是最高的,企业需要建立正确的认知,智能物流系统更多情况下需要设计柔性化方案。

  机器人不是全能选手

  这样的答复或许让很多用户大失所望?

  赵晨说,人们经常提到的机器人是拟人化机器人。拟人化机器人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在企业物流系统当中,其只能算作应用中一个很小的分支。目前,企业需求量最大的是工业机器人,如工业手臂和移动机器人等。企业需要进行观念和观点上的转变,尤其是在物流过程中机器人的运用上,首先要具备现代物流思维以及智能物流系统的基本认识。

  在亚洲物流展现场以及平时接触到的用户反馈中,赵晨经常遇到一些对自我的需求认知不清的用户,其对智能物流和机器人解决方案往往不甚明晰。比如,用户想应用机器人完成公司成千上万种零件的分拣工作。很显然,分拣工作是仓储物流环节最复杂也是比较难于操作的工作,这样的工作一般都是通过人工来完成,也可以由人工加机器人协作完成,纯粹通过自动化手段,让机器人操作是不现实的。

  那么,是否应用了机器人,企业的物流系统就变智能了?不然。机器人是智能化设备,并非代表了整个系统的智能化属性。在赵晨眼中,许多集成商将实施的物流系统标榜为智能物流系统。其实,是否智能物流系统,要看系统对未来的预测成功概率有多大。要达到准确预测,就要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配合先进的信息化系统,通过数字化分析技术来实现。


新松赵晨在与来访用户沟通

  从这个角度看,企业物流的智能化体现在整体物流系统的智能化,而不是某一个智能化产品。目前,中国企业实现智能化的路还很长。智能物流的实现,要依赖于企业信息化、物联网的不断升级,最终实现互联互联通,单个设备的应用并非是智能化水平质的提升的表现。

  智能方案不是无限可能

  从机器人延伸到智能物流系统,在应用中都不是无限可能地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尽管有的用户在请求物流系统集成商提供解决方案时,希望未来的仓库将是能够被完全摆满的。赵晨认为,实际上大多“摆满”的原因应是来自于平面仓库管理思想。在当今立体仓库和自动化设备应用的环境下,“摆满”是不可能的,拓展空间可以通过立体化储存方案实现向空间发展。既便如此,智能物流解决方案也要为设备、通道、出入库等操作预留足够的空间。

  通常遇到“摆满”的需求时,作为集成商都要与用户通过沟通了解业务需求,把握用户企业的库存容量、货物各类、存放要求、出入库效率等问题。而这,不能只通过日常的个别现象来分析,是要通过数据来运算分析得出准确的判断。通过系统分析,企业可以准确地依据产量、安全库容等数据进行物流规划。在智能物流解决方案中,企业信息化是基础,切忌拍脑门做事,为追求智能化系统、机器人应用做出的决策往往是不理智的,会对企业发展造成一定的损害。

  基于用户对于智能化和机器人的认知以及企业信息化转型的需要,新松的物流智能化解决方案更具柔性化特色。比如在密集式存储系统中,用智能穿梭车和堆垛机、自动化输送设备形成柔性自动化解决方案。相比将穿梭车与堆垛机直接配合进行货物运送的方案,新松解决方案在穿梭车和堆垛机间设置了自动输送线,为货物运送提供了巨大的缓存,提高了货物运送效率。这一方案,可以起到平衡货物存储量和出入库效率的作用。但若企业的业务需求如产品类别、存储方式、出入库频率等发生改变,企业的智能化物流方案则需要进行相应调整,机器人设备等应用也将根据需要重新定义。

  所以,不管企业处于哪一发展阶段,经营哪一类产品,所处何领域,都必须认识到机器人只是智能化应用中的一类设备。此外,智能物流系统还需遵循个性化原则,因需订制。机器人不是全能的设备,智能物流系统需要在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上不断变革、升级,才能成为适应企业发展的系统。

本文同期刊载于11月13日《现代物流报》第D3版
点赞
收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