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站在2014年我们发现,2014年5月17号聚美优品在纽交所上市了,后来京东上市,然后紧接着阿里巴巴上市,今天上市的阿里巴巴和2007年当时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完全是两个阿里巴巴,因为那个阿里巴巴百分之百是B2B,那个时候的阿里巴巴集团80%以上的业绩贡献是来自于B2B。但是今天上市的阿里巴巴,大家从它的招股说明书里面都看到了,85%以上的收入贡献都是来自于2C的业务,所以今天上市的阿里巴巴是一个网络零售的阿里巴巴。
这个就引发我们的思考,从2008年开始启动第二轮的创新周期到2014年这个时间点上,主要代表性企业又纷纷上市了,极有可能第二轮创新周期也即将结束。一般来讲一个时间点会有一到两年的惯性高速增长,但是这个结束之后这一轮红利即将耗尽,但是我们在思考下一个阶段红利和风口在哪,现在非常难说清楚,但是至少我个人有这么几点思考:第一个,会有一些新的品类成为下一个风口,我们首先把生鲜放在第一位,当下在电商领域里面,排名最靠前的那几个,服装、3C数码、化妆品等等,这些我们看到全社会的总的消费额大概1万亿左右,但是生鲜和农产品在整个社会的消费额是超过2万亿的。
如果我们比照一些邻近的发达国家的电子商务或者生鲜网络市场里面,你会发现在本国的占比是超过20%,但是中国是多少?中国2013年生鲜农产品大概行业内的估测是100亿左右,小的很。所以基本上我们可以做一个判断,在3到5年之内,即便是中国生鲜农产品的消费总额 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发展到20%,也就是有4000亿左右的这么一个市场是值得我们期待的。有的朋友说,生鲜农产品这么一个品类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近一两年包括顺丰、优选他们都做了非常大的努力,但是我们看到没有我们想象中的爆发式的增长,还是处于萌芽和初创期,这是为什么?最大的局限恰恰是在冷链和物流上面。
最近半年发生很大的改变,比如说我们在网上买的冻鱼拿到家确实是干冰冰的,2012年我们看到的冷链配送是两个矿泉水瓶扔在冰里面,就是冷链,明明冰冻的商品送到家里面是化了,化了之后有些食品就不能吃了,等等之类的。所以在整个冷链领域里面,我们发现在整个面向冷链配送的领域,问题还不是出现在干线上,都是出现在最后一小时上,但是一小时配送成本非常高,对交通工具和冷藏设备要求非常高,当下做肯定是亏本的,因为市场还没起来。
所以也有电子商务的朋友们分享了一些数据,说基本上做生鲜冷链配送,一单送出去成本大概是38、39块钱的样子,这个成本肯定没有办法把整个生鲜和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完全释放出来。但是我们如果以发展的眼光来看,生鲜和农产品将会搅动整个电子商务竞争格局的巨型品类,一是它足够大,超过2万亿,第二是它目前的起点足够低,规模足够小,最关键的是这个品类是让消费者每天都要上你的网站来的重要的流量品类,这是我们看到的第一个品类,是生鲜和农产品的品类。它可以预期的是三到五年之内在中国形成4000亿的网上营业额。至于它能拉动多大的品类系数,大体我们做一个测算,至少不会低于10%。
如果我们连续看近几年的国家邮政局所发布的快递行业的业务量和业务收入,你把它和我们国内的网络零售额的发展数据结合起来看,是形成了非常明确的正相关的关系,而且这种正相关大体是快递业的总的服务收入,大致相当于我国网络零售额接近10%的样子,冷链成本更高一点,这个是我们认为整个电子商务领域里面,我们物流行业里面能够形成冷链分子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