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是2014年汽车市场的热词,零部件供应商和中高端乘用车厂商成为重点反垄断调查对象。8月,国家发改委对8家日本零部件企业、4家轴承企业开出了共计12亿余元的罚单。
之后,湖北省物价局和上海市物价局也分别公布了对一汽-大众奥迪和克莱斯勒垄断行为的罚单。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开出的罚单深入到了汽车销售公司和下游的经销商。此次涉案的湖北和上海两地的经销商伙同汽车销售公司达成了整车销售以及服务维修价格的垄断协议。
尽管事后湖北、上海两地的物价局认定经销商在价格垄断方面只是处于从属地位,但经销商作为汽车厂家和销售公司的代表与汽车用户进行一线接触,其在汽车售价、零部件供应、汽车维修保养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
乘用车领域的反垄断调查正有条不紊地展开,商用车是否会受到反垄断调查的影响?商用车行业内是否同样存在垄断行为?
国产卡车难以垄断销售“商用车,尤其是卡车领域,不大可能形成垄断销售的局面。”西安一家国产品牌卡车4S店副总经理王先生介绍说,“国产卡车整体上处于买方市场,用户买车的时候通常要货比三家,而厂家和经销商则要使尽浑身解数办巡展、搞促销、降价格、送礼品,以此来招揽用户,但用户是否买账还不好说。用户通常会参考买过卡车的亲朋好友的意见,然后再结合车市上不同4S店的优惠力度,最终选择自己中意的品牌。”
从王先生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对国产卡车品牌经销商来说,用户是真正的上帝,只有用户买账,经销商才能完成预定的销售任务,以确保销量处于同比增长的轨道上。而奇货可居、待价而沽之类的词眼,对国产卡车厂家和经销商来说完全是天方夜谭。
王先生认为,买国产卡车的用户和买高档乘用车的用户完全处在不同的社会层次上。“在高档乘用车的4S店,通常会摆放咖啡、茶等饮品来招待看车的用户,而在我们的店里,用户来看车的时候,通常都是用开水来招待客户。另外在店面的布局、装潢等方面,卡车4S店也不可与高档乘用车的4S店同日而语。”王先生说。
从王先生的话中可以听出,针对更加注重实用性的卡车用户来说,车辆的性价比才是用户最为关注的要素。而垄断销售对于这样一个群体来说显然是一个过于遥远的词眼。
进口卡车尚无垄断可能
目前的反垄断调查针对的车型都是在中国市场上的热销车型,厂家和经销商已经深耕中国汽车市场多年,对用户的心理了如指掌,并且已经在用户群体中形成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一位不愿署名的汽车业内人士表示,高档乘用车之所以能形成垄断销售的局面,与国人好面子、爱虚荣的特点密不可分,购买乘用车本来就是为了消费,甚至一部分用户买高档车就是为了炫耀,以表示自己高人一等,以这种心态买车自然不会在乎多出来的垄断售价,甚至是越垄断越能彰显出自己的高贵身份,如此砸钱炫富的心态自然为垄断的滋生提供了沃土。
这位业内人士认为,国产乘用车所占市场份额不断降低,国产乘用车品牌在B级车市场上几乎陷于全军覆没的惨状与国人好面子、爱虚荣的心态同样密不可分,不知从几时起,产生了“国产品牌变成了低端车的代名词,有钱人是断然不会买国产车的”这样的观念。
而进口卡车售价通常是国产卡车售价的2~3倍,购买进口卡车的用户显然是具备相当经济实力的。那么进口卡车的用户是也存在这种炫耀心理,其是否形成了垄断销售呢?
近日,《现代物流报》记者走访了成都力星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力星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是西南地区独家授权的奔驰卡车经销商,负责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的奔驰卡车销售以及零配件供应维修业务。
与国产卡车4S店相比,进口卡车4S店的装潢、布局水平的确要略胜一筹,工作人员的专业服务态度也要优于国产卡车4S店。据4S店销售经理介绍,有能力购买奔驰卡车的用户多为企业用户或有实力、有稳定货源的高端物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