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双11”的第10个年头。10年弹指一挥间,你还能记起在哪一年听说“双11”,“双11”期间购买的第一件商品、或者第一次拆开包裹的感受吗?这是属于个体的私人记忆。
但你有没有想过,私人记忆从何而来?又有谁帮你实现了这些私人记忆?他们为你服务又不仅为你服务。从这个角度讲,构成一个个私人记忆的,恰恰是这些属于大众的共同记忆。
从“光棍节”到“双11”,如同马云说的,“双11”早已脱离某些群体、某家公司、甚至某个行业,属于全社会。在“双11”即将迈向的第10个年头,《掌链》选取了这10个人,他们在这场长达10年的社会化活动里留下了关键印记。可以说,正是他们的付出和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双11的模样。
1、张勇 阿里巴巴集团CEO、菜鸟网络董事长
作为一手缔造“双11”的关键人物,张勇功不可没。他起初的想法只是通过某种事件或者活动,让更多人知道除淘宝之外,还有淘宝商城(后改名为天猫商城)的存在。当他和团队发现一年当中最好做季节性销售的时候在11月份,却没有合适节日时,这个被单身网友恶搞为“光棍节”的11月11日成了绝佳点子。
“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光棍节”的说法,11月11日,4个1,我个人比较喜欢“1”这个数,因为我的生日是3个1,我看到4个“1”,比我还1一点,我觉得挺好,就用这一天吧。”张勇说。
2009年的“双11”只有数量很少的商家参加,却破天荒地取得了5200万的销售成绩。这个数字让团队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他们知道,一个属于消费者的新时代就要来临了。只是他们想不到的是,5200万的销售数字没用10年,就翻了3000多倍。“双11”也取代光棍节成了这个时代最标志性的网络庆典。
2、刘强东 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CEO
被外部长期质疑烧钱的京东物流成了刘强东在双11的杀手锏。在其它快递公司应接不暇的同时,京东在2017年双11当天,就实现了85%的订单当日出库。这也意味着用户在京东商城下单后很快就能收到包裹。
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离不开京东无人机、无人仓在多地的同时投入运营,其力度甚至要高于同年的618大促。
据悉,京东无人仓整体解决方案可实现从进货-存储-寻货-出货全流程的无人化、智能化,自动卸货、验收、拆装、包装、分拣大幅度提升效率。
分拣效率提升,仓库离消费者本来就近。京东在双11的物流速度想不快都难了。
3、陈德军 申通快递董事长
2014年的双11,“三通一达”当日业务量历史性地突破2000万件,其中申通以3050万件单日成绩排名第一。“仅11日当天的3000多万件包裹,背后就是数百万乃至上千万消费者及他们的家庭。把包裹及时安全地送到他们手中,对快递公司来说已经不是简单的业务,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董事长陈德军说。
但事实上,2012年之前的申通内部,还面临一场信息化建设革命,以此提升物流信息化能力。尤其在双11这样的巨量冲击下,革命已迫在眉睫。
申通快递总裁特别助理/信息技术总监邱成是主导这场革命的关键人物。他的难度不仅在于设计新系统本身,而是顶住内部反对压力。邱成的逻辑是,过去的图纸只能建造10层楼高,他需要一栋更高的楼,必须另选地皮。关键时刻,董事长陈德军站在了邱成一边,他给了邱成极大自由,后者最终没有辜负陈德军的期望。升级后的系统不仅变得更加高效,还顶住了双11包裹的巨量冲击。
4、喻渭蛟 圆通速递董事长
双11带来的货运挑战与日俱增,经历了2013年的双11后,消费者的收货体验明显在转好。根据当时天猫的公布信息显示,各大快递公司紧急征调了100多架飞机以解决“双11”的货运时效问题。
圆通速递董事长在这件事上显得尤为努力,杭州圆通组建货运航空公司在2014年被批准通过。成为继顺丰、中邮之后国内第三家拥有飞机的快递公司。喻渭蛟对此表示,圆通在未来会坚持以“航空为主,汽运为辅”的战略布局。“未来快递在国内48小时都会到达,全球72小时能实现。”他说。
随后的几年里,圆通不断开拓新航线。比如圆通西北管理区总经理何曙光就表示:“圆通航空货机每天凌晨1点由从杭州顺利出发,3点顺利抵达西安,4点从西安启程返回杭州,在旺季时效上有很大保障。
5、赖梅松 中通快递董事长
2015年双11期间,中通快递日均单量较上一年增长了75%,却没有出现一起爆仓。这显然要归功于赖梅松和管理团队设计的内部创业3.0机制。
“双创平台模式的爆发力其实是很大的,因为这种模式最能激发出创业者的热情。终端的创业者是给自己干,他可以每天工作8小时,也可以工作12个小时,他甚至可以在忙的时候把亲朋好友叫过来,把快递高峰处理好。最终达到了创业者不管用什么办法,会尽一切努力把工作做好的效果。”赖梅松说。
据了解,中通的内部创业与加盟制并不相同。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前者可以实现与总部规划的同调,甚至超额完成任务。而后者在层层传递的过程中,因为利益主体不断变化,最终执行效果大打折扣。“中通在2010年的股份制改制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完成了多个利益主体向共同利益主体的转变。”赖梅松表示。
6、聂腾云 韵达速递董事长
2016年双11前夕,韵达给自己的10余个分拨中心完成了改造和仓配扩容,增加车辆16000辆左右。最关键的是,韵达成了业内首家针对双11上线全自动化分拣设备的快递公司。
“原先需要200人干的活儿,现在只需要30位左右人工。”现场负责人介绍,利用这套自动分拣流水线,分拣准确度接近100%。
不仅如此,韵达还开始利用数据优化物流效率。“‘快起来’,是一个综合能力。以技术为支撑,在每一个细节玩出新花样,玩出新速度。”聂腾云说,“通过流量和流向计算,提前将资源往量大的网点倾斜,将速度提升的环节置前,还有通过将投送时间聚焦在几个高频率点,而非平摊式分布,提高派送的精准度和客户的体验度。”
韵达近年来末端配送环节的不错口碑显然离不开历年双11对其能力的磨炼。
7、周韶宁 百世快递董事长
周韶宁最早把百世打造成了一家区别于传统的,版图横跨供应链服务、快递、快运、软件、电商的物流公司。但它真正在电商物流大放异彩是在2010年的双11期间。
2010年,随着品牌大卖家在电商渠道起势,百世赶上潮头,包括李宁、七匹狼、茵曼、欧莎、与狼共舞、猫人、中粮等企业均选择了百世作为其线上零售物流供应链合作方,这些品牌在天猫“双11”大促中销量均名列前茅。
“企业未来很难将线上与线下物流供应链完全分开,也无法独力完成全网全境的供应链垂直整合,柔性外包给中立、共享的第三方电商物流基础服务商已是大势所趋。”周韶宁说。
2012年,天猫规定商家必须在7天内发出货品,而百世仅用4天就完成了客户约125万个订单的生产与发运任务,日均发货量达31.3万单。
8、王卫 顺丰速运集团董事长/总裁
双11带来的的业务量暴增,王卫看在眼里。2013年前夕,顺丰推出了电商特惠的业务,价格方面逼近“四通一达”。当时新京报刊文称,顺丰推出的电商特惠业务,每单只要六七块钱,但在实际运作中,与每单32块钱的商务件的服务是一样的。结果造成了顺丰利润率的下滑,在顺丰停掉该项业务之后,利润率开始好转。目前,顺丰将客户锁定在中高端电商客户上。
尽管在历年的双11,顺丰没有通达系表现得如此突出。但王卫用实际经历告诉了“双11”背后值得思索的问题——如果没有理想的利润,该如何提供给消费者更好的服务体验?另一方面,随着双11逐渐走向理性消费,低价不再成为主旋律,快递公司能否借机用更好的服务帮助这些需求升级的用户?王卫的顺丰可能提供了一种答案。
9、童文红 阿里首席人力官 菜鸟网络原董事长
如果菜鸟网络希望在5~8年内建立一张能支撑日均300亿网络零售额的“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双11”无疑是检验自己成色的试金石。
经过最初两年的试错与调整,菜鸟在董事长童文红的带领下,已经越来越明白自己该如何实现上述目标。一方面,菜鸟拥有大量与电商相关的快递数据,并可以通过算法对这些数据加以应用;另一方面,菜鸟连接了业务员、车辆、路线、快递网点,打通了跨境、快递、仓配、农村以及末端配送全链路。这一切都是由数据完成,并且将产生新的数据。
2015年,童文红甚至还表示,打算用数据优化效率,从而改善快递价格战的状况。“菜鸟网络下一步的重点是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全面提升物流行业的速度和服务水平,帮助快递公司告别低端的价格战。”她说。显然,科技能帮快递公司走得更远,也能让“双11”更具生命力。
10、崔维星 德邦快递董事长/总裁
在与菜鸟合作的15家快递公司中,德邦是最特殊的一点。按照德邦轮值CEO韩永彦说的,菜鸟在合作协议中写明,就看中德邦快递两条:一个是大件的能力,一个是送货上楼。
有意思的是,德邦快递成立在2013年双11之前,2015年德邦快递才第一次参战双11。崔维星解释说,这是先谋而后动。
“我们是希望后来者居上。我们看不准方向,就等人家看准了方向我们再进来。大家总是说抓机会,哪有那么多机会抓?我们就是等人家看好了方向再进来,进来之后做得比人家强,这是我们希望做到的。”崔维星说。
德邦在今年正式更名为德邦快递,崔维星预言大件快递时代已经来临,而在此之前的双11,没有任何一家快递公司以次为突破口。显然,崔维星的加入,将为双11带来更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