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汽:抢占创新高地 对抗低迷时代
2015-12-25 14:38:45
906
0
第一物流网 萧荣
第一物流全媒体:

  2015年,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汽车行业增长踩了一脚急刹车。相对于乘用车拥有比例不大但数量巨大的中产阶层基本盘,商用车受到的冲击更为简单粗暴,毕竟作为生产资料,生意少了自然卖的车也少了。

  尽管如此,对于重卡企业来说,也并不意味着集体沦陷,市场不好的情况下更能看出企业的实力,最终形成的是“赢家吃得更多、弱者渐被淘汰”的格局。要知道,当世界工业进入新时代,买家的诉求也在不断变化,他们需要更新的技术、更好的产品以及更优的服务。

  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创新同样是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创新让一些企业脱颖而出,也让另一些企业无法适应、慢慢沉沦。在重卡行业,中国重汽在2015年无疑是赢家之一,成功的根源就在于其以创新抢占市场高地。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1~11月,中国重汽累计销售整车14.2万辆,中重卡8.9万辆,销售收入543.6亿元,利税总额23.5亿元。尽管销售总量有所下降,但各项主要指标却均好于行业平均水平,市场占有率较上年也提高了1.62个百分点,达到17.86%。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1~11月,中国重汽整车出口2.4万辆,同比增长12.5%,现已连续十一年牢牢占据国内重卡企业出口首位。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商用车出口前11个月累计达到27.07万辆,但却同比下滑近两成。

  这些数据见证了,一家企业是如何在2015年实现逆袭的,也彰显了中国重汽独有的商业逻辑。12月18日,中国重汽2016年商务大会在济南召开,面对持续低迷的市场态势,重汽也再度击出重拳,对抗这个重卡行情不知何时可以回暖的低迷时代。

  其中,需要关注的是,商务大会现场,特设的节能动力和新能源展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此间,绿色动力MT05、MT07、MT13及混合动力系统、纯电动系统,显示了中国重汽坚持走低碳环保发展之路的决心和大型国企的责任担当。

  而针对这些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我们看重的不是其能达到多少销量,而是从此可以窥见一家企业的战略高度——当创新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时候,中国重汽如今已经把准时代脉搏,并以一系列系统的创新行动巩固着自身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新技术拉动中国重汽产品结构升级

  2015年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重卡行业最困难的一年。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国重汽顶住压力,全面启动了“创新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开展“品牌、质量、效益升级年”活动,经济运行质量水平有了新的提升,综合实力和企业效益控制优势凸显。这一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曼技术产品系列化,产品质量全面提升,轻卡、客车板块逆势上扬,逐步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在产品结构方面,中国重汽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曼技术产品已成为重卡市场新的领导力量。而在曼技术产品的有力带动下,中国重汽工程车继续保持绝对优势,牵引车实现逆势上扬,同比增长29.7%,行业内反应强烈。特别是德国曼·T/C系列得到了用户充分认可,有的单车运营里程已超过80万公里,预计全年销售将超过两万辆,成为公司新一代核心技术产品。此外,5平台中重卡产品也开始形成市场影响力,豪瀚产品销量更是实现翻番。

  至于研发方面,全国唯一的“三位一体”(国家重型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型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的科技中心园区也已正式投入使用。与国际水平接轨的整车装备试验能力的形成,为中国重汽全面提高技术研发水平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创造了条件,堪称中国重汽乃至中国重卡行业发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事件。

  2016年,是“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重汽的“改革创新提升年”。中国重汽2016年发展的基本目标是:销售整车16.2万辆,其中重卡10万辆,轻卡6万辆,客车2000辆,市场占有率力争提高一个百分点。其中,曼·T/C系列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效益水平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智慧重汽”上线紧扣“互联网+”战略

  在引进先进技术、实现产品优势的同时,中国重汽紧扣时代脉搏,契合国家的“互联网+”战略,启动了“智慧重汽”平台,大力应用移动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管理等新技术,努力打造中国重汽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

中国重汽副总裁刘培民

  据中国重汽副总裁刘培民介绍,中国重汽正在着力打造一个与合作伙伴共存共荣的,与用户互联互通的绿色生态圈。“互联网+”大背景下创立的“智慧重汽”平台建造了“产品+服务+体验”的新模式,开创了商用车行业自行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的先河。这不仅将为商用车界的电子商务树立了标杆引领潮流,还将为中国商用车行业的电子商务建立标准。

  具体来看,“智慧重汽”项目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整合、收集、分析销售、服务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对包括整车销售、售后服务、配件销售服务、汽车金融等各项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的智能响应。

  再进一步说,“智慧重汽”实际上是一个网络平台,首期开发上线的主要功能是配件商城、配件防伪、一键报修、智能通、用车宝典等,支持电脑PC 端及手机APP操作使用。首期上线的模块,为用户购买正宗、原厂配件及价格公开透明提供了有效渠道,让过去传统的服务和配件服务标准彻底颠覆,同时对售后服务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管推动。目前,“智慧重汽由我掌控”已在业界快速传播,成为了行业中一大热词。凭借创新金融强化主动服务营销

  为进一步占领市场空间,中国重汽还将进一步实现由被动售后服务向主动服务营销的转变,积极探索全生命周期车辆管理。其中,金融创新就是重要一环。据中国重汽总经济师宋其东介绍,中国重汽的金融平台按照汽车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智慧重汽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整体要求,着眼于推动集团市场进入战略目标、产品结构调整目标的实现来安排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结合行业发展实际,在风控水平提升的环境下,努力进行金融服务创新。

  首先,其在中国人保财险汽车贷款履约保证保险(车贷险)业务的基础上,拓展融资租赁履约保证保险业务,化解40%首付过高的瓶颈,显现出车贷险业务的优势。融资租赁车贷险业务,已与中国人保财险协商一致,在年底即可在北京、山东、江西、河南、安徽、广东、福建、四川、重庆等省市落地操作,将以低首付、经销改装单位无担保或少担保的优势,在2016年实现“走量”成长。

  其次,其按乘用车的操作模式拓展轻卡的消费贷款业务,并将于年底下发办法,落地操作。新办法的最大特点就是无经销商担保,只针对用户的资质条件确定贷款要素,市内有无住房,有无优质担保人,家中有无中级轿车,孩子在哪所学校上学等,都和首付款的高低、贷款利率的高低、贷款期限的高低、贷款额度的大小挂钩。新办法完全按轻卡的产品特点和用户消费习惯量身定制,将为2016年轻卡汽车金融的“走量”成长发威助力。

  再次,其在智能通平台上,拓展牵引车、公路运输车“智能通+车辆抵押”模式业务,并将在2016年春节后推出。还有就是,二手车、汽车租凭和汽车保险等方面都有新的金融合作,为此,中国重汽2016年将设立服务于汽车金融及汽车售后服务新模式的保险经纪公司,并力争上半年开业运营。

  总之,以技术创新调整产品结构,以“智慧重汽”平台实现智能响应,以汽车金融拉动销量形成服务营销上的独特优势,多箭齐发之后,必然使得中国重汽在应对经济“新常态”时更加从容、有效。而对于接下来的2016年和未来企业的发展,我们更是有理由相信,这样的三记重拳,必为重汽带来丰厚回报。(本文同期刊载于2015年12月25日《现代物流报·汽车周刊》C4版)
点赞
收藏
萧荣
共发表72篇作品
最近内容
2017-09-13 10:58:55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