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4月14日,国家邮政局发布了《关于促进邮政服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称《意见》),针对目前邮政寄递业务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国家邮政局要求,未来要实现邮政业务和电子商务的协同发展。
邮政业务和电子商务本是相互依存、互为支撑的两大产业,但当前,这两大产业之间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发展,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三、四线城市及以下的乡镇、农村地区,“寄递”与“电商”之间存在着很多突出的掣肘因素,如物流基础设施滞后、信息整合技术不高、企业服务能力不强、相关政策不够细化等等,这些瓶颈严重制约着邮政业务与电子商务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目标。眼下,如何破解掣肘因素,促进邮政业务与电子商务的协同发展,已成为两大产业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观点一:开放格局才能做好普惠大文章
作者:晨光
解读《意见》的关键词,要放在“邮政”和“农村电商”上。
过去,农民朋友买东西多是去乡镇集市或城区商场,舟车劳顿,多有不便。如今,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消费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热衷网购。但是,快递难送达令很多农村消费者颇为纠结,物流成了村民网购的最大瓶颈。虽然现在快递企业和部分电商企业均在考虑渠道下沉,但是真正能做好的还是少数。与其他电子商务企业相比,邮政更有优势拓展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中国邮政本就是承担邮政普遍服务的主体,且目前在县以下区域搭建了25万个便民服务站、11万个“三农”服务站和9万个村邮站的便民服务平台。因此,政府主管部门把促进农村电商和物流发展、普惠农业人口的主要担子交给了邮政企业,这实际也是给了邮政企业在农村地区大力发展的一张好牌。
中邮集团在近期召开的电子商务工作会议暨农村电商推进会议上,对这一《意见》做出了积极响应,提出:农村电商作为集团的战略重点务必有所突破,并要求各级邮政企业统一思想,全力推进,抓紧确立中国邮政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渠道的地位。
但笔者以为,凭借邮政目前的实力和多年来在农村地区的运作经验看,仅凭邮政一已之力,并不容易把这惠及6亿多人口的大事办好。须知,要普惠960万平方公里、深入边远乡镇的农民朋友,这是一件前无古人的开拓创举。古语有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如若是政府、主导企业与各级部门、上下游企业、创意企业、个体商户等相互交织、共同参与,形成齐心协力、共同受益的局面,那么,这项创举将比关起门来自个儿搞的“茶壶里的风暴”来得更加恢宏而壮阔。
邮政应以便民综合服务平台为基础,积极与电商平台合作,构建农村电商服务新业态。根据国家邮政局的数据显示,当前中国还有将近一半的乡镇不通快递。所以在2014年的140亿件快件中,中国广大农村市场的快递包裹量仅为20多亿件。但是农村市场却占据了差不多一半的消费人口,虽然这部分人口的消费能力较城市消费者相差不少,但是在已然厮杀成红海的城市客户争夺战中,发展农村市场的广大客户就成了各大电商企业的新战场。况且农村是生鲜的原产地,而生鲜是当前电子商务还没有攻下的最后的万亿级市场。要想富,先修路。电商要想争夺农村客户,就必须先建立通向农村市场的物流体系。所以,阿里、京东、顺丰等企业各自都准备携带海量的资金奔向农村市场,邮政以开阔的心胸,与他们广泛合作,路子应是相当的开阔。可喜的是,我们看到,邮政已迈出了重要一步,开放5000个邮政自提网点。
《关于促进邮政服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只是主管部门给了主导企业政策性的支持,要变成能带来实际效益的“粮票”,还需主管部门、中邮集团及下属企业与电商平台、电商卖家等密切合作,创造出多种成功的试点开发类型,从而让地方政府看到其对推动民生、发展、就业等各方面的好处,进而得到政府在交通、税收、建设补助等多方面的支持,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局面。另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注意与商业银行的多样合作,这样才有足量的资金支持邮政业务和电子商务协同发展。
主导企业还应该强化物流支撑,增强农村地区运输配送能力。只有致力于构建全国-地市-县乡三级物流配送网络体系,拓展现有处理中心的仓储功能,大力推进出口集中仓储、集中处理、进口分仓运作、落地配送的仓储配送一体化模式,加快配送时效,提升客户体验,这样全盘才能走活。在这个过程中,主导企业一定要发挥主导和骨干龙头作用,也要调动民营企业、个体运输户等众多资源,以村邮站、“三农”服务站、农村超市为节点,通过汽车等投递工具实现有效衔接,打造新型的农村电商寄递网络,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此外,还应该整合多方数据,加强数据分析能力建设,形成大数据的公益平台。笔者认为,这样一个数据平台,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整合多方数据,构建工业品供应商、商品物流配送中心、便民服务站、乡镇商贸中心、乡镇农家店相互连通的数据平台,实现网上购销对接、信息服务、在线支付、统计分析、预警预测等综合信息服务功能。
快递服务已经成为体现社会基础服务公平的要素之一,建设如此宏大的工程,唯有“开放”“合作”,才能“共赢”。
观点二:邮政寄递服务亟待提高与创新
作者:于洋 张伟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已经从一种潮流变成了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在这一转变中,受益的不止是买卖双方,同时也给邮政寄递企业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从业务关系上看,电子商务要想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要以物流配送为支撑,否则将无法实现虚拟与现实的有效连接。因此,邮政寄递与电子商务必须协同发展,形成紧密的战略合作,从而才能真正发挥出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流合一”的优势,以此实现企业、电商、消费者的“三赢”效应。
但实际上,邮政寄递与电子商务之间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发展,两者在具体运作中仍存在诸多矛盾。具体体现如下:
一是,信息资源整合技术不高。尽管邮政寄递与电子商务在合作发展中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信息平台对接,但是,信息流不畅通的现象仍然存在。信息衔接不畅,使得双方在业务合作中受到一定阻碍,进而影响着双方的应变能力与运作效率。
二是,配送服务质量良莠不齐。由于目前国内的物流配送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在管理水平方面,还是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都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缺陷,使得邮政寄递难以满足电子商务的发展需求。
三是,服务同质化竞争严重。目前,国内邮政寄递服务的功能相对单一,行业内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使得价格战愈演愈烈。然而,价格战最终会导致利润不断摊薄,造成邮政寄递企业利润下滑,这一现象与电子商务的发展规律相悖。
四是,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从供应链角度看,在邮政寄递与电子商务的协同发展中,会涉及到买卖双方、电商平台、配送公司,以及银行机构等多方的共同协作。由于当前的市场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可能会造成某一环节衔接的失误,进而影响到整个供应链体系的运作。
那么,如何实现邮政寄递和电子商务的协同发展?
就目前而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与邮政寄递的体系滞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邮政寄递要想在经济新常态下保持平稳有序的发展,就应该依靠信息技术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只有做到了邮政寄递的服务创新,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发展。对此,加强邮政寄递与电子商务的协同发展势在必行。
第一,要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着手提高邮政寄递的服务质量。为了改善邮政寄递企业的服务质量,促进邮政寄递的健康发展,日前国家邮政局发布了《关于促进邮政服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但是,仅有建议和对策是不够的,关键是落实和实施。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当共同肩负起监管职责,促使邮政寄递企业按照《意见》落实到位。与此同时,作为企业,也应该加强自身业务中各环节服务的标准化建设,增强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并且要提高服务人员的职业素质,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寄递服务。
第二,要适当引进管理经验,实施管理创新。在经济新常态下,现代企业竞争激烈,经营环境复杂多变,这就要求邮政寄递企业不仅要具备先进的管理经验,推行科学的管理模式,同时,还要结合企业自身进行管理创新,并挖掘内部潜力,改善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市场规则的现代化服务体系,以及适合企业自身的高效运行机制。
第三,要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目前,国家对邮政寄递的监管范围还仅仅局限于市场准入、服务标准、人员管理等方面,缺乏对其的具体监管措施,而现有的市场监管模式也还停留在强调登记和突击检查上。因此,在强化监管力度方面,政府、工商、协会等相关部门之间应当形成密切协作,共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推进寄递市场监管体系的建设,为邮政寄递与电子商务的协同发展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
第四,要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之间的联盟发展。在当前的市场中,我国一线城市的邮政寄递市场基本已经处于饱和状态,而在偏远的二三线城市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虽然电子商务的普及程度较为乐观,但是,邮政寄递市场却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因此,邮政寄递企业之间应该加强彼此的合作往来,共同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布局,以信息化手段联合拓展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服务范围,切实解决邮政寄递下乡难的问题,从而促进邮政寄递与电子商务的共同普及与推广。
第五,要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的物流专业人才。从发展观来看,提高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优化企业内部的竞争环境,是提高邮政寄递服务质量的关键。因此,国家应当尽快建立邮政寄递从业人员的资格证制度,规范邮政寄递服务市场,同时,高校与企业之间也要联合制度一套培训机制,以培养大批的、跨学科的、熟悉物流业务的、综合能力强的物流专业人才,为邮政寄递与电子商务的协同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