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靓蕾实锤放倒的不只是王力宏,还有一条娱乐造星供应链
2021-12-26 19:56:30
1206
0
掌链 杨逸佳

日前,王力宏前妻李靓蕾在微博发出5000字长文回应离婚原因,实锤王力宏婚内行为不端。此前,王力宏微博官宣离婚就引发外界议论纷纷。这篇长文也让昔日优质偶像转眼成为被口诛笔伐的“渣男”,随之而来的是各类相关明星代言品牌及商业合作崩塌。

1.jpg

有媒体报道,王力宏的“代言赔偿最高2亿多”。整个事件受损的不只是王力宏,还有明星经济一条链上的相关企业。而英菲尼迪、读书郎、周大生珠宝与王力宏的品牌合作,即使终止与王力宏合作,仍不免遭受品牌负效应。

这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明星经济下的供应链。

一、明星产品化,业务流程工业化

近段时间以来,明星频频出现翻车事件,王力宏只是其中一员。从年初的郑爽到吴亦凡、华晨宇、李云迪等艺人,明星翻车不断。而其背后更是一条条价值链供应链的心惊肉跳。在这个工业经济时代,明星已经可以批量生产,犹如思念饺子可以批量包制,无论馅好与歹,包装一下就能上市。很多明星之所以能成为明星离不开背后的娱乐造星生产线,而其质量的管控就是一条供应链。这条供应链包括星探公司、经纪公司、娱乐制作公司、合作互联网渠道及院线共同形成。

一个造星供应链,也许就像巴西的宝石制造供应链,星探公司是探矿挖掘的,娱乐制造公司是加工生产的,经纪公司是包装物流,互联网是分销推广的,影院或剧院等是末端零售。

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剖析明星产品,所谓的造星,可以理解为流水线的操作模式。产品定位,就是研究什么样的包装会让观众喜欢,什么样的人设会让粉丝掏钱……这就像一个产品从原材料到加工厂到销售渠道再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公司负责设计,粉丝负责氪金,当出现默契的分工之后,造星的第一步也就完成了。

(一)明星供应链上游:

1、明星的挖掘——星探公司、选秀平台

对于经纪公司来说,不管是自产自销,自己培养明星推广明显,还是把艺人送到平台,通过参加节目进行培养、曝光。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产品原材料”从哪来?也就是人从哪儿来?

在供应极度匮乏的初期,国内最早的一批经纪公司引入好莱坞造星工厂的模式,将明星制造工业化。这个时候一般是通过星探来发现潜在练习生,星探的发现力有限,练习生的来路也很单一,可以说算得上是大海捞针。此外,早期的选秀节目也起到了明星的挖掘的作用。以前的选秀才是真“选”秀,从素人里选明星,选出来的素人直接签约节目背后的娱乐公司。随着娱乐产业的发展,市场对明星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有一定的要求,后来逐渐发展为联系合作院校。

2014年,海西传媒集团创始人郑斌彪带领团队参考了日韩、欧美各地的偶像培养模式。他认为,“投艺人就像做产品一样。如果想实现流程化或工业化的体系,强培训逻辑必不可少。”产品的基础是具备打造潜质的人,整个娱乐行业在选人上下足了苦力,从依靠星探,到联系合作院校,最终走向自建培训体系。
2、明星的生产——娱乐制作

我们暂且将以平台主要输出的节目(综艺节目、音乐作品发行、影视剧作品)视为偶像“加工”环节,那么娱乐制作就起到了明星生产的作用。以选秀综艺节目为例,在节目播出的几个月中,一方面选手可以得到巨大的曝光。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被塑造成观众心目中喜欢的样子,节目的“生产加工”的意义在于此。

不同于早年的素人选秀时期,近两年的选秀节目更像是一种产品曝光的渠道,观众则是养成的见证者。不仅见证选手表演能力的进步,还关乎于全面的个体形象塑造。平台为对艺人的培养,为明星的“塑性”,就是生产商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一档成功的节目首先注重对于“人”的塑造。

(二)明星供应链中游

①明星的包装——经纪公司。长期以来,经纪公司以市场为导向,消费者喜欢什么,

就给明星贴上什么标签。经纪公司在这条供应链上起到了对产品的培养包装的作用,公司利用各种渠道和资源,来塑造形象,推广人设,展现明星产品。

人设标签下,明星被物化出售。甚至很多艺人哪怕实力不足,人品不佳,只靠虚拟人设也能大量敛财。资本创造卖点,明星沦为被人摆布的产品,粉丝成为被割的韭菜。

②明星的销售——互联网公司。明星产品的销售主要有两大渠道,一是通过上游的娱

乐制作,对其产出的产品直接进行销售。二是打造“流量—平台—产品”的生态圈,争夺流量,不断的给平台其他项目带来大量的潜在用户。

明星是最大流量个体,而娱乐节目是最好的造星工具。在文娱领域,各互联网巨头从成立经纪公司抢夺明星,到娱乐制作,没有放过这条产业链上的任何一个环节。

以阿里巴巴为例,阿里巴巴旗下有优酷平台参与节目制作,和阿里影业合作成立了综艺节目公司和经纪公司酷漾娱乐,打通了整个造星供应链,从供应链上游的原创内容,到下游周边衍生品开发,形成从影视制作到游戏开发的完整生态。

由于阿里巴巴的电商基因,阿里系的大量娱乐节目都存在电商因素,比如谢霆峰的《十二道峰味》、蔡康永的《第101只眼》《美味的猎手》,以及《脑大洞开2》等均是内容与电商、消费打通的项目。

(三)明星供应链下游

院线、剧院等可以看作是明星价值呈现的最后一站,也可以看作供应链的最后一环。万达集团曾巨资并购美国AMC,跃居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因为万达占据这一环,也使得万达公子王思聪怼过的明星,都有一大屋子了,不但是范冰冰、张馨予,还有明星导演冯小刚等。

对整个大工业化的娱乐供应链来说,明星不过是一个产品,而且有的很容易替代,这就是院线等方面可以傲慢的地方。可惜随着万达业务的溃败,最终王健林再也没能坐稳院线运营商的江山。

面向终端消费者,明星背后的价值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从实体产品,如专辑、周边产品,到影视作品等文化产品。如今,线上线下的即时互动将线上的产品与线下的实体周边联动起来。围绕一个明星产品做价值链的开发,这在当前这个互联网时代已经被实践到了极致。

二、造星供应链变革

以往的造星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方面,供应链中间环节话语权过重,导致供应链管理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将“生产制造”环节交到第三方手中,难以把控“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随着选秀热潮退去,经纪公司发现立足全产业链,自建培训体系,打造一套自循环机制的重要性。

1.缩短供应链,降低管理成本

平台为选手提供曝光度和资源的同时,也会为自己的效益考虑。所以平台就不单纯只是个制造明星的加工生产厂,也具备着销售渠道的属性。占据了一定的话语权,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纪公司的发展,使得经纪公司不得不与平台合作,不断输送练习生到节目中去。

经纪公司本来就有供给、有库存,为什么不尝试做生产商和零售商呢?直接面向消费群体,减少中间环节。实际上,经纪公司也不希望被平台制约,最近一两年,行业中涌现了很多经纪公司,采用自行推团出道的策略。

越来越多的经纪公司将注意力转至自行推团出道。平台的意义在于“生产制造”的过程,为了塑造和培养练习生的形象。实际上,他们这样做的目标是为了缩短供应链条,优化供应链网络,降低供应链管理成本。

2.自产自销,把控“产品”质量

如今的造星产业链已经开始向自产自销模式转变,从培养到包装再到事业规划几乎全在经纪公司的把控之下。流量明星就是这条产业链下优质的产物。

在自建培训体系,自产自销的这条路上,经纪公司时代峰峻算得上是业内翘楚。TFBOYS算是中国养成系首例,他们是时代峰峻的第一代,随后又有了现在的二代团TNT。通过自己的培训体系,培养出来的练习生们都能展现出相似的气质,维持家族感,体现出经纪公司的风格。不仅牢牢把握从“产品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还保证了连年不断的输出质量和数量。

2.png

(来源:艺恩数据)

郑爽风波背后,关于她出演的影视剧都无法播出了。就连她代言的国际大牌普拉达也被拖下了水,股价一路下跌。

吴亦凡事件背后,二级市场良品铺子跌14.17%,康师傅控股跌14.49%。韩束、良品铺子、科颜氏、兰蔻等多个品牌宣布终止与吴亦凡的合作关系。如此等等,明星经济下,明星的跌落,背后产业链条上的相关企业都难逃一劫。

用资本养人设,就像是没有稳固地基的房子,没有打好地基的大楼都是不稳固的!一旦狂风暴雨来临,即使再高也会顷刻倒塌。

 底图.jpg


点赞
收藏
杨逸佳
共发表24篇作品
最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