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 砥励前行
2015-06-12 11:46:00
1039
0
现代物流报 胡国华
  

图为:国内单元化物流倡导者吴清一

       在现代化物流中心,单一的物流组织形态、先建仓库再规划布局的作法,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需求。个性化物流解决方案亦在一定的标准之下进行设计,依物流业务需求科学规划和实施是保证物流高效的前提。单元化物流依据特定的标准,选择供应链上下游认可的装备和信息系统,以使所有物流过程更加健康有序。随着国家“一带一路”“自贸区”等战略的推进,单元化物流将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推广单元化正当时

  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物流促进处处长张祥在前不久召开的第二届单元化物流企业家论坛上演讲时分析认为,单元化是提升物流一体化、网络化运营的需要,是提高物流社会化、组织化水平的基础,单元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信息技术整合资源成效。集装箱、托盘等设备都是最基础的装载单元,在整个物流系统中作用显著。他还提到,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制造业和商贸流通业的物流管理有了迅速的提高,伴随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和人工成本的大幅上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物流单元化管理。

  单元化物流倡导者吴清一教授认为,推广单元化物流意义重大。目前,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比例在18%左右,远高于发达国家,因此需要降本增效。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物流业要从根本上变革,就是要推行单元化。而这与单元化相关的容器如托盘、集装箱、周转箱、叉车、货架等,与参与运作的物流企业、商业连锁企业等,都密切相关。

  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加上亚投行的建立,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支持,将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如今的丝绸之路与中国古代相比涵盖的范围更加广泛,交通设施也更加先进,过去走丝绸之路主要靠骆驼,现在贸易出海用的则是高铁、飞机、轮船等现代化设备。所以,国际贸易中的物流绝不能是落后形态的物流。推广单元化物流是现代物流的总要求,也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物流业通过对标准化的整顿协调,能够推动我国整体物流体系更加高效、强大,与我国贸易运作体系形成超强竞争合力。

  打通标准化最重要

  诚然,单元化物流在国际化趋势面前,发展机遇多、意义重大,但是问题也十分严峻。众所周知,我国物流成本相对较高,专业化、信息化、自动化水平较低、标准化推广实施难等问题大量存在。其中,标准化问题首当其冲,成为单元化物流推广中的核心问题。

  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房殿军博士在分享单元化物流成功案例和德国工业4.0时提到,德国面对工业4.0升级时依然需要面对标准化问题。因为工业4.0提出了一个虚实结合的体系,面向数据的智能管理与应用离不开对物理层基于托盘、周转箱以及相关承载单元的数据采集。未来,生产是一种联网式的生产,产品和人、产品和产品之间、产品和设计之间,需要智能联网,这样可以随时进行数据共享,中间需要的是一系列标准的衔接与支持。“德国研究工业4.0时,对国内企业进行了一些现状研究,发现实现工业4.0最大的挑战仍是标准化。中国企业对此可能感到吃惊,德国人做了那么多年工业,标准化还是他们最大的挑战,可见中国要走的路还是非常长的。”房殿军说。

  标准化方面,我国已经选用了一些ISO标准,如托盘装备采用1.2米×1米和1.1米×1.1米的标准尺寸,但智能化要求和各领域需求均不同,托盘除在遵循一定尺寸标准外,还需要在选材、承重、材质、耐腐等方面进行细化。因此,标准还需要不断修订和贯彻实施。目前,我国的托盘标准在国家标准化部门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标准化工作部的推动下,正逐步完善,解决标准化问题,需注重实施。他特别提倡标准化与产业链相结合的方式,因为这有利于标准的落地。在德国,土豆或者芦笋的物流从田地采摘开始,一直到最终消费者手中,都采用同样的周转容器,而且是适合食品的环保周转容器。再如,电器行业所使用的是要可防静电的周转箱等。

  德国的实践经验可供借鉴,我们从国内烟草、医药领域的物流实践对比中也可看出,产业链上的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和运作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同时,我国“两化融合”“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客观上为解决单元化物流标准化、规范化等一系列问题创造了机遇。在物流装备标准化修订、制定过程中,不少中国企业也纷纷参与,南京音飞、南京六维等就是其中的代表,其在标准化推广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接轨国际化挑战多

  面对单元化物流发展的重要机遇,逐步解决标准化相关问题与国际接轨,对于企业来说挑战更大,需要做的工作更多。

  张祥认为,当前,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经济一体化”“自贸区”国家重大战略积极推进的背景下,物流业发展也迎来了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的转变。单元化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有了单元化才能更好的提高物流效果,实现一体化运作。企业是单元化的创新主体,是实施单元化物流的主导力量,可以在单元化包装、单元化存储、单元化运输、单元化收发货、单元化结算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推动现代物流快速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在解析“一带一路”战略时肯定了“一带一路”给物流业带来的重大机遇,却也毫不隐晦地道出了物流业的短板和挑战。

  首先,物流业“出海”后面对国际上的诸多竞争对手,以怎样的优势分食到这条路上的蛋糕,要看企业具不具备“开放的心态”“国际化的视野”“高效的物流组织能力”。同时,也要看是否营造出了良好的物流环境,搭建了良好的物流平台。更重要的是,是否能够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服务和解决方案,是否形成了物流与相关产业布局发展联动的模式。同时,企业要从原来各自为政、大打价格战的泥沼中走出,抱团迎敌;做好标准化、物流现代化管理、规模化、多向辐射网络化经营等准备工作,寻求与国际接轨。在单元化物流方面,标准化建设是重中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贯彻标准化的水平并不高,若不能通过标准化使物流成本有效降低,在与国际接轨时面临的问题将会更多。因此,物流业要想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真正取得进展,最根本的还在于苦练内功。

  总之,发展单元化物流一要抓住战略机遇,二要解决标准化核心问题。企业要提高自身创新发展水平,与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合力。当然,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打通制约因素也须国家政策扶持,产业链相关组织、企业共同推进。小到标准化单元化装备,大到产业链融通,或许十年方可磨一剑,也就无惧未来之路山高水险、任重道远。
点赞
收藏
胡国华
共发表281篇作品
最近内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