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物流全媒体·现代物流报5月13日讯(微信:cn156news 记者:吴斯)
自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辆卡车试制成功,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已经走过60年。从无法造出一辆车到成长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一代又一代中国汽车人为此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然而放眼全球汽车工业发展,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着差距。那么“追逐”了几十载后的今天,我们的汽车工业为何还在“落后”当中呢?
合资?技术引进? 捷径可行不易行
在国内车市上,很多时候合资企业产品相对更为受宠
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多年以来,我们的汽车工业是如何一路走过的。客观来讲,中国的汽车人从未停止过学习的脚步,合资品牌的不断涌现就是其中实例之一——国产品牌需要新生力量加以激励,外国品牌又试图进入中国市场之际,成立合资品牌被认为是两全其美的一个方式。但是,稍稍翻阅合资品牌的发展历史,我们总能在这之中看到不欢而散或是高开低走的案例,将其归咎于中外文化的差异也好,利益冲突也罢,总而言之“合资”的利好与弊端总是交叉出现,真正“百年好合”的案例并不算多。
除此之外,技术引进也是国产品牌与外资品牌合作的常规方式之一,而这无疑是最为“简单粗暴”的方式——中方将外方已有技术拿来为我所用,协议双方通过交流与磨合对技术或产品加以改善。
然而,这看似最佳的技术引用,在现实中的执行情况也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此间,无论是政府主导还是企业自身行为均会牵扯到各自利益,这是极为现实的、不可避免的,而中方因此或许很难拿到关键的核心技术。加之,技术引进中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也是问题,用户及市场需求均处在不断变化中,国外技术再怎样先进,不能满足需求一样会被市场淘汰。并且在意识到需求变化时,中方往往不具备自行调整的权利,而是需要与技术持有方反复进行沟通、审核,而这往往又是十分漫长的过程。不夸张地说,很有可能当双方意见达成一致时,市场又是另外一番模样了。
于是,这些年来,我们的汽车工业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仍旧存在。我们要迎头赶上,合资、技术引进似乎成为可行捷径,但踏上捷径以后,我们又不难发现,这条路并不易行。
成长之痛在所难免, 面对差距寻求突围
近年来,以哈弗等品牌为代表国产SUV产品倍受欢迎
当然,我们还是要辩证看待中外的合作,无论是技术引进还是成立合资品牌,均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我国汽车产业的面貌,这其中有对车辆外形、观念的转变,也有着车辆整体性能的大幅提升。只是,这些转变并不足以让我国从汽车大国成长为汽车强国。回顾历史,我们也曾拥有过“四大发明”,也曾拥有过令人咋 舌的民间手工艺品,论动手动脑能力我们并不比他人差。所以,我们还是应该仔细琢磨,又是什么拖慢了我们的脚步。
首先,在技术引进过程中,过度依靠引进技术,自主能力却止步不前,这是目前汽车产业公认的一大痛点。同时,技术引进之后便闷头苦干,又错过了外方技术的发展,由此又让自己陷入了跟不上他人脚步的尴尬境地。当然,无法获取关键的核心技术,同样加剧了落后成为必然的事实。毕竟,技术引进的最终目的,其实是学习他人长处,弥补自身不足,并保持先进性,达到技术同步。如果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无法达到这样的初衷,问题自会越积越多。而如何在引进过程中充分做好二次开发工作,至此显得更加必要,即使面对几十年的合作历史一切似乎已成定性,即使要转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并不容易,我们也必须找到出路。对此,令人欣慰的是,“中国制造2025”以及“工业4.0”的先后提出,使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智能化是这个时代最为标志性的特质,从研发到制造再到产品本身,我们大可充分发挥创造 力 ,利 用 好智能化这把利剑。
其次,新能源技术在全球范围兴起,对于任何国家而言这都是一个新兴产业,2015年我国新能源车产销量均突破30万,而2016年销量更有望突破70万。不过,作为新能源车大国,以量取胜终究不是长远之计,充电难、续驶里程等问题依然制约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如此,是着力发展混动还是一门心思发展纯电动、是紧盯铅蓄电池还是重视起燃料电池的开发,都是眼下争议的焦点。如何尽快破除壁垒补足短板实现技术突破,以质取胜才有可能保住这把“交椅”,实现“弯道超车”。
此外,在对技术本身深入探究之外,把握市场动向也尤为重要。汽车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逐步转化为“买方市场”,适者生存的法则在今天尤为适用。汽车作为身份象征的时代已成过去,目前更多的是作为交通工具和运输载体,而再往下一步,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汽车又会变成作为文化载体的消费品。观察近几年的民用车市场不难发现,这个时代正在悄然到来:中汽协数据显示,汽车改装业需求从2012年的760亿元上升至2015年的1392亿元,近年来以轻客改装的房车市场逐步升温就是最好的实例;还有,消费者对车辆的个性化需求在逐步得到重视,这一点在我国重卡市场也有所体现,如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为车辆开发不同马力的发动机,根据工况为车辆加装不同容量的油箱等。
综上,“拿来主义”俨然成为古法,如何在“拿来”的基础之上做好“为我所用”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追逐学习了数十载,我们与榜样的差距依然巨大,是我们欠缺学习能力吗?当然不是。中国的汽车产业缺乏的绝不是好的榜样和学习精神,而是主动提升自身,准确把握市场动向的能力。“闭门造车”的典故起源于我国,我们也在用实际行动避免重蹈先辈的覆辙,但只将师傅请进自家大门还远远不够,修行依然在个人。
回望漫漫来时路,我们已然“追逐”了太久!展望下一站的无限风景,我们也是时候稍稍静下心来,不再跟在别人身后,找寻真正适合自己的那条路了。过去已去,未来已来,中国汽车工业的明天,定能在总结和经验中开启新的征程,实现新的突破。
本文同期刊载于2016年5月13日《现代物流报·汽车周刊》C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