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6年第一辆国产汽车在一汽诞生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在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瞩目成绩。期间,不仅有因为社会经济快速增长而带来的汽车消费集中释放,也有一众自主品牌产品获得了国内外用户的广泛认可。其中,在
商用车市场上,更是自主品牌的天下。包括解放、东风、福田等车企在内,多年来凭借成熟的产品阵容收获颇丰。
不过,在经历了2010年的市场高峰后,中国商用车在产销量上开始走向了下坡路。并且,伴随着用户对使用车辆要求的提升、国家环保法规的日益趋严,曾经“一招鲜吃遍天”只用几款车型打天下的局面开始一去不复返。这就要求企业未雨绸缪、早做准备,在竞争逐渐激烈的情况下做好产品,同时还要在战略上更具“先见之明”。换句话说,今天的企业,要为未来三到五年甚至十年的发展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这或许有点难,在瞬息万变的商用车市场上,尤其显得要求颇高。可事实上,早有企业先人一步,将“战略家”的角色演绎的非常出色。当下,商用车市场萎靡不振,绝大多数企业业绩惨淡。但是,就在“万绿丛中”不难发现正有几抹靓丽的“红色”爬出“墙”来。以重卡市场来说,中国重汽在今年上半年的“跌跌不休”中反而取得了相当不俗的成绩,其中的奥义就是其在公路车领域的发力成效明显。
事实上,中国重汽基于曼平台打造的公路车产品,虽是这两年才开始陆续投放市场,但显而易见,这样的产品战略应在2009年与曼达成战略合作时便已明确了方向。于是,当别人都在苦哈哈的过日子时,中国重汽却悄然地抹平着昔日在公路车上的短板,并趁着市场需求转型升级之际一举推出汕德卡等高端重卡,向进口卡车发起了挑战。可见,成功的战略规划有多重要,如果没有之前的远见,其恐怕现在也会陷入慌乱,并为市场持续下滑困扰心烦。
而除了中国重汽,在中轻卡领域,笔者想到了福田欧马可。在此,仅以其能从容应对国五排放法规的杰出表现为例。据了解,早在其他企业还为国三切换国四筹谋时,欧马可已在2013年于北京、天津等环卫市场上推出了国五车型,并在去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大显身手。这意味着,在北京、天津等地针对新增重型柴油车实行国五排放标准的当下,其已率先为轻型柴油车排放升级做好了功课,再往前追溯,这无疑也归功于其早前与康明斯的战略合作。
所以,当提到企业战略时,它绝非是虚无缥缈的空谈。相反,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市场竞争中,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走好。联系到如今正处于水深火热的众多
商用车企业,笔者建议,虽然眼前的现实难题不可忽视,但为未来多想一点或许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既为现实难题找到出路,也为挺过今朝寒冬的自己打下日后更好发展的战略根基。而一旦抢先一步想到了、做到了,在将来的突围之战中就会增多一个重重的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