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物流网全媒体报道:
一年一度的春运抢火车票大战伴随雾霾再次登场,铁路部门重拳严打恶意刷票行为,但购票系统12306“封”IP的举措伤了黄牛也误伤了正常购票用户,引得吐槽不断。从平台治理恶意刷票的角度可以看出,其力度尚欠火候。
联系到物流信息平台今日发展,其刷单情况频现与黄牛恶意刷票有着不少相通之处。而对恶意刷单行为,有的物流信息平台还未加以控制和管理,有的平台虽已开始重视,但从治理力度上看还不尽如人意。比如,一些平台宣布的交易流量大到令人难以置信,动辄交易额突破千万元甚至上亿元,或者自称为国家节省燃油千万元级或至亿元级等,数据十分夸张,难免有刷单嫌疑。
面对这些情况,笔者认为,暂不从业务性质本身论,单从处理问题角度看,包括许多物流配送相关平台如外卖O2O平台在内,其在治理恶意刷单上,皆存在三方面不足:其一是平台管理缺位,对于系统所遇压力、风险等预测不足;其二是技术应用,特别是对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化技术应用不足;其三是用户需求的调研不足,针对用户体验度的研究缺乏。
而从长远利益出发,治理刷单效果不佳,会影响品牌美誉度和平台信誉,也会影响到正常的市场秩序。并且,虽说流量是投资商眼中的成绩单,但如恶意刷单产生巨大交易泡沫,定遭投资者嫌弃。
到底如何整治恶意刷单?笔者呼吁,平台商家从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加大整治力度。
首先,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和注意到刷单的危害,做好应对方案;其二,加强应用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等在内的一系列智能化技术手段;其三,在充分调研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把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作为发展品牌的第一要务,杜绝虚假信息和交易行为。
实际上,2015年以来,许多平台商家在市场战略上,已经越来越注重平台价值的培养,也有不少商家利用大数据技术、智能化系统识别和管理刷单行为。笔者希望已经出手的商家要加大治理力度,尤其注重利用智能化手段,赶走恶意刷单这个霾,莫让刷单误损商家和用户利益。笔者也相信,在大数据和智能化系统不断升级之下,刷单行为尽管发于利但仍将止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