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桶风波后,松下推出一则广告“换盖不用去日本”,广告的产品是一副智能马桶盖,该产品既可以自动弹起,也可以开启水洗模式而不用厕纸,方便了一些行动不便人士使用马桶。
原本,这样的智能家居用品不足为奇,国内相关厂商或也可开发出此类产品,可是广告推广确借了马桶风波的势,瞬间响应了一部分细分客户的需求,不失为较好的营销案例。更重要的是,此案例对机器人厂商推广物流机器人产品,特别是对于厂商、客户企业在应用中解决诸如成本、人工等问题,有着较好的借鉴价值。
目前,物流智能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需求所向。随着工业4.0和互联网+的风潮席卷而来,国内机器人品牌,尤以新松、嘉滕等为代表的机器人厂商纷纷大力推广AGV等产品。但是物流企业是否买账呢?
一位资深物流人士韩经理称,机器人等自动化物流设备现阶段大多应用于生产物流领域。记者还获悉,机器人应用多在于汽车制造业、医药物流中心、医烟物流中心、快递物流中心,而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多未采用。原因是购置机器人的成本高于普通设备,使用起来也需要有智能物流系统来支撑。购置成本可以在使用中逐渐收回,虽然可以预测,但终究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和时间的积累,物流企业不但需要构建强大的信息化体系,还需要培养机器人操作和维护人才,对于国内大多数企业来说,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它涉及企业的管理方式变革、流程改造和进行技术投资等因素。这些投入和改变,相对于采用普通物流设备而言,企业一时都难以接受。
除投资和维护成本高外,“机器换人”的确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只是,物流领域本就是我国吸引就业的主要领地之一,换人是否是刚需也成为争议的焦点。据报道,刘强东在近期的演讲中提到,目前京东有75000名员工。报道未对物流从业人员进行统计,但可以预计,对于一个拥有自建物流体系的企业来说,其中的物流工作人员无疑占有较大比重,加之京东物流仍需在二三线城市拓展服务,同时并非所有仓库都需要自动化和智能化操作进行配合,那么,“机器换人”对于这样的企业来说并非首要问题,物流当下主要解决的还是效率问题。该人士称,机器人与人在岗位上的竞争、适应性的博弈恐怕要持续一段时间,这也是许多企业观望的原因。另一位长期供职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徐先生对此较为认可,他认为,人工成本当属目前物流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机器人毕竟属高技术产品,应用这项技术的企业大都实力雄厚,具有一定的维护能力。
当马桶风波过后,智能马桶盖可以不用去日本换了。那么,智能化趋势来袭,物流机器人的核心组件是否也可以不用进口了呢?
对于机器人厂商来说,推广和应用机器产品,不光要与企业一道解决应用难题,还要靠自身的创新能力,着力将技术成本降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现代物流中心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戚铭尧认为,国产机器人确存在核心技术问题待突破,比如识别系统、相关的重要组件,这些问题导致很多机器人产品价格较高,有时一台价值百万的机器人,核心组件更换就可能需要八十万。在这样的情况下,厂商需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必要时可以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引进产学研模式,各展所长。
记者认为,厂商、企业推广应用物流机器人,既不能照搬照抄定制化的产品和应用案例,也不能过多徘徊于机器人所带来的问题,更不能过度放大问题,而是要在需求带动下,创新技术研发,采用柔性化方案,在应用中逐步解决问题,多方共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