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不透明,严重威胁着食品行业的安全问题,给广大食品产销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营风险。那么,究竟是何因素导致了食品行业供应链条的“失明”?
食品供应链长且复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食品行业的供应链主要由供应商、制造商、加工商、销售商、消费者等多个环节组成,整个链条非常长,致使各个节点之间衔接不畅,整个供应链因此很难清澈明朗起来。
英国《金融时报》一篇名为“两万英里走上餐桌”的文章,便对当下食品供应链之长进行了具体的描述。文章举例说,鳕鱼在一生中平均要游一万英里,而这条鳕鱼死后要再经过一万英里才能抵达餐桌之上。从白令海被渔网捞起后,这些鳕鱼被运送到中国东部的青岛进行骨肉分离。随后,这些鱼被冷冻装入货船,前往欧洲或美国的食品加工厂,还要经历一段旅程才能最终到达莫斯科小学生的餐盘上。可想而知,如此长的食品供应链,要让每个环节都透明起来,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只是长,食品供应链的管理还存在着极强的复杂性。食品类商品无论是商品选择、供货、仓储管理、“最后一公里”配送,供应链管理方式都要求更加精细化、更多技术投入、更多系统化支持。然而目前来看,更多的食品企业缺少这种精益化的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控粗糙,整个供应链透明度不高,进而会威胁到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以及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滞后
在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果说哪个行业与信息化建设脱钩,让人听起来或许有些不敢相信。但在食品行业,这一问题确实存在。也正是由于信息化建设的滞后,进一步导致了食品供应链的不透明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国的食品加工及制造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在使用信息化技术。例如方便分拣货的条形码技术以及立体式自动分拣仓库,很多企业仍然是人工分拣货,这极大地降低了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另外,电子商务已成为一种大众的潮流,然而食品制造业却没有很好的利用这种电子资源开拓市场,食品企业没有步入真正意义上的电子信息时代。
标准化建设乏力同样是引起食品供应链不透明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冷链运输为例,目前冷链物流行业标准除了标准本身的不规范,还包括标准制定者的不规范。中食协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马晓雄告诉记者,该行业标准很多是根据企业需要来制定的,在标准的内容上难免失去公正客观性。目前虽然很多协会和部门都开始制定冷链的相关标准,但在内容上,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相互交叉,没有统一的规范,导致标准体系建设很不完善,在这样的情况下,食品供应链自然很难实现透明。
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国利对此持类似观点,他对记者表示,“目前亟待强化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通过可监控、可追溯等技术手段,建立科学的流程,实现供应链全程透明,进而解决生产者不诚、消费者不信的情况。”
法律监管体制的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也得到很大的发展。食品安全法律对于食品来说分别从食品的自然属性、生产工艺、贮藏环境、运输条件等方面做出规定;对于生产者而言,分别从从业资格、生产卫生标准等方面做出要求。然而,从总体上来说,现有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较差,跟不上食品技术的更新,无法与现实的生活同步。
我国现在涉及食品安全的法律近20部、行政法规近60部,但因分段立法、条款相对分散,单个法律法规调整的范围较窄,尚无体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管理理念,留下执法空白和隐患。已有的《食品卫生法》并不能涵盖食品供应链中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各环节全部内容。这样,便为食品供应链的不透明提供了条件。
监管的乏力进一步助推了食品供应链的不透明。食品供应链政府监管是法律授权政府监管部门有权制定限定法律规章及食品安全的标准,对参与食品生产源头、生产过程、加工、运输、贮藏、消费等环节的企业及个体进行管理和监督,以保证食品供应链各环节的质量安全。
然而据记者了解,监管部门虽然在执法领域中有突出的表现,但同时也存在部门之间的多头管理、交叉执法的现象。比如,在食品流通环节,以往是农业部门与工商部门可以对蔬菜的质量安全进行监管,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工商部门负责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质量安全的监管,那么,农业部门和工商部门都对市场的蔬菜进行监督抽查,这样加重了销售者的负担。目前的监管体制虽然是农业部门和质监部门领头管理,相比以往体制简化了很多,但由于这一体制刚施行不久,还未见明显的成效,仍然任重而道远。
另外,在法律监管方面,还存在着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企业违法成本较低,助长了其违法违规行为,进而导致整个食品供应链体系的不透明。“劣币驱逐良币,在法律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一些食品企业不按规矩出牌反而盈利更多。这就如同踢一场足球比赛,如果安检不到位,对于注射激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然人人都打激素了。在法律监管上,相关部门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王国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