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融资的风险与防控之道
2015-01-09 11:03:43
1311
0
现代物流报 高啸宇
       据第一网贷提供的资料,截至2014年12月30日上午11时,全国P2P网贷平台共2358家,其中活跃平台 (纳入中国P2P网贷指数统计)1680家。2014年纳入中国P2P网贷指数统计的全国P2P网贷,利率17.51%,较2013年降低7.42个百分点,首现10连降,各月利率不断创历史新低;成交额3283.64亿元。较2013年增长267.90%,首现8连增。

  从交易数据来看里面有一定水分,这其中可能夹杂着理财产品销售,同时有一部分传统民间借贷搬到网上化身P2P,这部分市场原本就存在,只是过去没有被统计进来。然而从P2P市场的增长速度来看这个市场仍不容小觑,那么P2P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渠道,商业模式是什么样子的?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又是什么?

  核心思想与模式

  P2P网贷的核心思想是为了实现“普惠金融”的一个创新,它的初衷是让每个人都有获得金融服务的权利,能真正地把理财和贷款带到了普通民众的身边。所以这项创新的出现填补了中国目前传统金融业务功能上的缺失,让那些被银行理财计划和贷款门槛拒之门外的人群也有机会享受金融服务。然而如何设计安全、合理的商业模式和风控体系,确保广大投资者的权益才是P2P行业得以立足的关键。

  P2P的模式主要分成以下三种:第一,基于网络大数据环境下的纯信用纯线上交易模式。这种模式的P2P平台与美国P2P平台类似,贷款项目由线上获取。但是,由于目前中国的征信体系不完善,线上获取的项目很难做风控,这类平台在中国的发展受到制约。第二,线上和线下并行运营的“O2O方式”,网贷平台同时承担信息中介和风险控制的角色,平台或其关联公司做担保。这种模式的P2P平台对风控的要求很高,风险也主要由平台或其关联公司来承担。第三,将项目审核及担保剥离给专业小贷公司、担保机构,P2P平台只做信息展示并提供撮合交易。将主要风险转嫁给了小贷公司和担保公司。不过,平台处于自身品牌的考虑还是会涉足风控,同时对平台的品牌和流量要求很高,否则很难吸引小贷公司和担保公司。这三种模式其实是随着P2P的引入,在市场中经过不断的试错进而不断升级和完善的。投资市场中有一个黄金法则即风险与回报成正比。所以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种跳过银行间接贷款融资模式、一种在借款人和出借人之间直接发生借贷关系的业务模式,P2P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正在于团队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

  有待做好风险管理

  提到风险,P2P这种特殊的金融模式加上中国特定的环境和发展阶段,让这种模式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的散户投资者并不成熟也不专业,更多的是“赌徒”心理。少有投资者会仔细研究评估其风险,这其中包括部分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士。这种心理构建的投资市场放大了收益的重要性,铸就了冲动投资。然而只有理性平衡风险与收益的投资决策才是构成P2P行业良性发展的基础。

  第二,中国的信用体系很不完备。这点和美国有很大的不同,个人借款者的违约成本不高。当前的P2P网贷行业更处于无门槛、无标准、无监管、无运作细节的真空状态,政策的缺失加剧了行业的混乱。征信体系建设是P2P模式长久生存的基础。

  第三,P2P平台的破产风险。伴随着经济的不景气,很多企业资金周转有困难,这时候,出现的P2P网贷让他们看到了希望,摇身一变,就将自己伪装成了P2P平台,恶意吸收投资者的资金。尤其是地方P2P平台的出现,中国的特点是跟风,本身因为小范围区域,信息传播快,眼红一个平台火热后,马上跟风凑热闹。但是由于这种区域平台借贷市场规模就比较小,再加上平台建立者动机不纯,一个平台出事后,马上出现连锁反应,接连倒闭,形成了P2P平台“倒闭潮”。市场虽然在快速洗牌,然而P2P平台破产法律的建立和完善是P2P模式是建立市场秩序的关键。

  第四,借款人违约及投资分散化不足。由于众多平台小散差等问题,造成很多平台很难形成数据化风控集中化管理,同时由于规模小,人才稀缺,造成很多平台的风控能力很弱,甚至根本没有专业的风控团队。在产品设计上、数据挖掘、数据建模等能力上偏弱,很难通过组合投资来分散风险。

  风险控制管理能力是P2P平台的核心竞争力。然而P2P融资行业的发展却需要一个系统化建设。这包括参与者的成熟专业性、法律政策的相关支持、征信体系的逐步建立,最后市场的进一步洗牌使得数据风险控制、人才团队进一步集中最终摊薄固定成本,才最终可以在相对合理的成本的基础上实现风险最优化控制。只有这样,P2P的融资模式才有未来发展的基础。当然以“去中心化”的思想坚持“小额分散”原则,不断进行组合投资模型创新,实现风险分散化管理才是P2P平台长期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作者单位为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点赞
收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