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个任务是推动国际物流发展。笔者认为,跨境电商是国际物流发展的关键推手,这是中国物流走向世界的切入点。然而,在笔者看来跨境电商其实对物流和快递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港口中转节点的建设,一般中转节点是国内国外供应商的一个交汇点,这种模式最开始源于跨国公司的全球物流布局,比如宜家的港口中转点就在上海,而同样的模式其实是可以复制到电商和快递身上,难度在于电商与快递的运作单位更小,利益参与者更加分散。二是港口中转点与国内网络及国外前置性库存节点的通道打造。其实中间的衔接是需要物流企业实现的。而且是要实现集中化专业化运作的,国家对于这些枢纽节点应该提供符合行业特点的政策和支持。笔者认为,提高中转点的效率是此项任务的重中之重。海关商检口岸应该针对这种特殊的业态进行研究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和支持服务。
第七个任务是发展绿色物流。其实这一点需要比较综合的解决方案。前面提到未来物流行业的业务发展方向很有可能是纵横交错的矩阵式条块格局。在这种格局下很多节能减排的问题会得到一部分改善,比如货运车辆满载率问题需要运力信息整合平台进行有效协调;如怡亚通的资金流整合平台可以在分销渠道商集中控货;如朝批的商贸代理渠道整合平台形成物流的共同配送;大型流通商包括未来的电商都会有甩挂运输、交叉停泊的方式确保行进中的货车运输的满载率,减少空返及迂回运输;对于运力结构调整,铁路与公路的能耗比为1:9.3,因此政府需要出台政策推动交通运输模式的变化,从而导致铁路对公路的货量分流。对于回收物流,关键是推进循环工具如托盘标准化的工作,让像招商路凯这种有影响力的企业去推广托盘标准化的业务,建立托盘的转运站点,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回收。建立绿色物流的评估标准,因为如果鼓励绿色物流,一定要可评估、可量化、可监控,这样才好提出约束性政策甚至辅助相关税收来控制外部不经济。并将获得的税收反补给打造绿色物流的企业,形成良性循环。
十二个重点工程的理解:
第一个重点工程是多式联运工程。多式联运的难点在于协调,因为在技术上的问题并不难解决,但是在协调板块利益关系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关键一是要建立多式联运协调专项管理部门明确组织结构、职责、目标,在信息、技术、资金以及管理权限上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二是要建立多式联运的研究机构,制定标准、技术手段、管理问题等多层次问题;三是建立多式联运的信息搜集和基础性数据跟踪系统。
第二个重点工程是物流园区工程。物流园区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购地成本太高,以现有土地价格,投资强度来计算,如果在土地上单纯做物流基本算不下来。所以新购置的土地一般对外的租金都会很高,而且年年都会涨。这样其实也加大了整个物流市场的成本压力。政府对于物流用地要有战略性考虑。而且要控制供应量和对区域合理规划,如果一个地区仓库供应远远大于需求,或者供应的区域过于分散,就很难达到集中化规模化。另外对于非仓储用地性质的土地做第三方物流的业务如厂房等要进行严格管理,不然很容易将专业化物流公司置于前后左右夹击的局面。对物流市场专业化的发展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如果仓储用地被单纯的用于资本运作企业所占有的话,不利于物流业务的发展。
第三个重点工程是农产品物流工程。中国的农产品物流最大的问题是环节多、效率低、模式单一、设施落后、信息不畅、成本偏高。所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物流损耗是解决农产品物流的关键。一是要在收储环节培养大型的行业巨头,比如中粮、中储粮、中纺,只有企业实现集中形成巨头,才有可能集中化进行设施设备投资、规模化运作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二是要在流通环节建立区域渠道中心及全球采购中心,目前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模式已经在全国有了一定的雏形,而在物流中心的基础上,通过新技术新模式如农产品电子商务推动加强农产品信息集中化建设。推动农产品各地大型批发市场的发展,达到批发经营规模化。批发商的规模化会促使农产品采购、加工、供销的集中化。有利于多品类农产品的区域辐射和加强农产品全球化进程。
第四个重点工程是制造业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工程。对于制造业和供应链方面关键要侧重物流管理的行业专业性发展,以及集中性平台建设的推广。现在笔者发现一个趋势是制造业企业正在进行集中化发展,出现了很多巨无霸的制造商、电商。对于他们来说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为了降低成本往往开始考虑直接与资源方合作,这其实要求资源方对于行业专业性的培养提供发展路径。包括大型的跨国制造商,这种方式导致的直接影响就是轻资产第三方物流公司越来越难做。然而除了成本考虑,其实这些大型的制造商对于服务以及地方分销支撑方面非常重视,渠道的价值逐步凸显,这就为平台整合商提供了机会。总之政府管理模式应该符合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不能仅仅从功能、环节的角度,而应该从行业、平台整合的角度进行入手,为这类的企业提供发展便利,扫清阻碍。不然很容易找不到抓手。
第五个重点工程是资源型产品物流工程。资源型的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从船运港口经济逐步分流至铁路内陆经济。资源型产品的物流主要还是海运方式,这也决定了大型钢铁企业集聚在东南沿海的布局方式。随着长江经济带和三条丝绸经济带的推进,以及西部大开发的带来的现货需求的推动,未来不排除选择铁路的方式分担海运的运力规模。这样在内蒙古,新疆、银川等西北部地区形成新的资源型企业的物流转运中心。那么面对这个趋势政府应该加大西部和北部的物流设施建设、物流节点、以及新的煤化工、钢铁、有色等产品的产业布局。建立集生产、加工、物流等功能的综合性产业集群。
第六个重点工程是城乡物流配送工程。配送的关键在于运营网点的布局,前面提到随着电商和大型制造商的需求驱动,网点布局会向广度和密度去发展。从广度的角度看,随着地价的不断上涨,很多城市的区域配送中心越来越倾向于被资本运作企业所掌控。从密度的角度看,由于地方政府没有合理的规划,城市内的前置性配送中心的网点基本在全面快速的消失。而由于乡镇包括二三线城市的经济发展还没有达到一定的体量,所以在那边的物流运营节点很多大型企业属于观望阶段。在这种环境下配送可谓举步维艰。所以配送工程的实现其实是以网点广度与密度布局为前提。物流是一个系统化工程,不能割裂的去看待某个具体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定要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第七个重点工程是电子商务物流工程。电子商务其实是流通环节中利用互联网简化环节实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电子商务物流要符合低成本高效率的要求,然而目前没有哪家物流公司真正的能解决电子商务物流的问题。然而要促进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可以首先帮助电商自建物流的发展,解决电商特殊仓储及运输的要求。然后再推动其社会化服务。自然电商物流未来的发展一定是向物流整合平台发展,这其实就涉及到商贸、物流多种平台间对接的问题。那么在新的商业模式及商业体系的建立中相配套的标准、制度、法律就要有创新以适应电商生态链的发展。
第八个重点工程是物流标准化工程、第九个物流信息平台工程、第十个物流新技术开发应用工程。这三个工程主要在于打造智慧物流体系。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要求物流从低成本、高效率、通用性、可视化四个方面进行着手建设。技术的变革是推动行业发展助力剂。商业流通模式的快速变革发展,倒逼着物流运营模式的创新。如电商对物流的整合需要云仓储平台、货运整合平台的实时对接。如制造商的SAP系统与物流企业的订单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的EDI对接。制造商和电商的发展主导着物流企业标准化、信息化、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制造商尤其是电商的发展速度和要求远远超越了物流企业的能力。因此物流企业需要加速增长,尤其是业务规模化集中化的积累,增值服务多层次的利润才能保障物流网络的广度和密度,保障对制造商和电商物流体系匹配支持。而政府需要公共标准化、公共信息平台、技术原始开发进行基础性支持,为物流企业和整合平台创造成长的土壤。
第十一个重点工程是再生资源回收物流工程。再生资源的来源大体是一般废弃物和产业废弃物。再生资源回收物流要通过综合物流回收平台回收一般废弃物和通过各企业回收物流企业回收产业废弃物。其实更重要的是在购置产品的过程中优先购买资源节约型产品,推动企业在产品设计及生产过程中优先采用回收材料,从源头上进行管理控制。
第十二个重点工程是应急物流工程。应急物流最关键的是前置性储备仓库和节点转运仓库,某快递公司在汶川地震的时候承担了应急物资的前置性仓库,最后大量应急物资无法处理,也不知道送回到哪去。最后形成大量库存,造成仓储费用加重企业的负担。应急物流要想做到快速反应、运作有序、高效可靠的物流体系其实就需要前置性储备物资节点和统一集货转运物资节点进行物流支撑。所以政府应该加大对节点网络的储备型建设。并在紧急情况时统一组织运作,归口集运中装点。同时应该与国际应急物流体系相连,保障跨国物资的应急供应。(未完待续)(作者单位: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