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正研究将俄罗斯排除出GPS卫星导航系统”,3月19日,俄罗斯航天局局长罗戈津传达了一个信号。
俄乌冲突之下,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全方位制裁,让世人见识了当今最残酷的产业链供应链撕裂。这些也给中国供应链的一场警示预演,逆全球化不是一场区域流感,而是一场仍在蔓延的病毒。
中国是这场逆全球化攻击的重地。截至目前,已有包括华为、中兴等超过三百多家中国科技企业,被美国列入到所谓“实体清单”。经历连续五轮禁令打压的华为,被精准切断了诸多软硬件技术的供应链,让华为在芯片、手机等业务方面遭受到了重创。
有业内人士声称,美国断供即将满四年,华为在手机等供应链方面的滑铁卢已经给美国苹果、韩国三星等腾出了巨大市场空间。掌链小编认为,从中兴困境再到华为断供,面对美国对华科技供应链扼杀,中国电信设备供应链是否需要抱团应战?
3月8日晚间,中兴通讯披露了2021年年报:2021年,中兴通讯实现营收1145.2亿元,同比增长12.9%;净利润68.1亿元,同比增长59.9%,扣非净利润33.1亿元,同比增长219.2%。核心财务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中兴不倒,运营商网络业务2021实现营业收入757.1亿元,5G基站发货量全球排名第二,光网络收入全球运营商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其中原本不起眼的手机业务表现亮眼,出货量增长60%。
自从2018年7月美国解除禁令之后,中兴通讯重回“正轨”,始终保持业绩稳步上升。2018年至2021年中兴通讯营收实现正向增长,特别在近两年,均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速,重返千亿大关。
中兴实现“复兴”,不仅在于5G基建的快马加鞭还在于自主研发意识的觉醒。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更不容忽视的是中兴对于供应链建设的警钟长鸣……
一、走向国际,中兴供应链发展“四部曲”
中兴通讯1995年开始就涉足国际市场,一直以来实施国际化战略,在全球通信市场中,离不开一个健全、有序、高效的供应链系统。
1.成立初期,供应链分散发展
在中兴通讯踏入国际市场之前,此时的业务规模还很小,只需要简单的物料采购、产品的生产、产品的配送、商品的营销等环节,总体来说,还处于成立初期的阶段,只有简单的、分散的管理,并没有形成完整体系。
2.国际化路线,强化一体化采购
1995年之后,随着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业务规模开始疯狂上涨,如何快速控制成本、提高效率自然成为当务之急。为此,中兴康讯应运而生,它是中兴通讯的子公司,负责供应链的管理及运营。中兴康讯的主要职能包括:器件认证、供应商认证、计划、采购、生产、仓储等多项服务。这一阶段,取得了不少引人瞩目的成果,自主研发的供应链协同系统、网上招标系统、与甲骨文公司合作制定的财务管理系统……这些成果整合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采购支撑系统,中兴通讯供应链系统向前迈进一大步。
3.疏通下游,整合供应链管理体系
2007年至2010 年可以视为第三个阶段,这段时期内,中兴通讯重新整合了事业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物流体系,结合第二阶段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发展,到此,中兴通讯建立了计划、采购、生产、交付、逆向物流,五大部分的供应链管理平台,中兴通讯具备了整套专业化的管理体系。
4.总结经验,专业供应链公司打理
中兴通讯在2011年顺势成立了子公司——中兴供应链公司,这家子公司总结了母公司自成立以来的供应链实施经验,并加以分析,以此作为参考,整合公司内外部资源,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的供应链一体化服务。
“根据规模,依托优势,逐步建立,有效整合”中兴供应链建链四部曲谱写出全球供应链服务新乐章,在国际竞争中不断优化创新,奠定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二、惨痛一课,唤醒中兴供应链安全意识
在十几年前,中兴在手机市场可以说是叱诧风云,当时手机市场几乎被中兴、华为、酷派占领了,特别是中兴非常有名,任正非称其为“最敬佩的对手”。
直到2018年,随着美国制裁大棒一挥,美国公司的技术和服务禁售即刻将中兴推向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兴这才意识到自身供应链体系中存在的巨大bug,同时也为国内高新技术企业敲响警钟。
(76岁的侯为贵为中兴而复出)
一方面,此前中兴通讯为了降低管理成本,实施了“提高采购集中度”项目,把80%的采购量集中到前50位核心供应商身上。从采购总额来看,中兴通讯在美国的主要供应商中,高通以近4000万美元销售额高居榜首,其次博通、微软、英特尔销售总额也接近3500万美元。而2017年,中兴向排名前五位供应商采购规模早已超过百亿元。
另一方面,核心技术落入他人之手就难免受人牵制。在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掌握供应链中的核心技术,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成为供应链核心节点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
那我们难免疑惑,中兴对于美国产品的依赖究竟到达什么地步?中兴从美国进口的产品基本上是支撑中兴信号基站、光通信和手机三大业务的关键零部件,如果中断这些关键部件的供应链,在短时间内也很难找到替代品,中兴的三大业务将面临全线溃败。
技术受人牵制,核心部件无法自供,又加之供应商过于集中,没有其他非美系供应商可选择。从中兴事件中,我们可以反思:自主研发和供应链安全建设已然势在必行,这将直接
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三、向死而生,中兴供应链优化“三部曲”
经此一劫,中兴也开始重新审视供应链的安全问题。在中兴通讯2021年度全球分析师大会上,谢峻石称,中兴从三个方面加大了自身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包括研发方面做到高兼容、可替代,增加供应链的选择宽度,避免独供;同时加强与头部供应链企业的战略合作;并强化自己的预测能力,前面提到的打造高韧性组织,其核心目标之一也是为了更好提升预测功底,进而做到提前开展安全备料等应对。据介绍,中兴还通过应用大数据、AI技术实现业务线上化和关键业务智能化,进而实时感知供需变化和风险,并建立供应链智能运营中心,以最大效率提升供应链韧性,保障业务连续性。
1.加码研发,迈向供应链上游
根据2021年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研发投入达188.0亿元,同比增加27%,占营业收入比已达16.4%。
对标全球科技企业,苹果的研发金额超1100亿元,华为则高达1257亿元。中兴和其他巨头在数额上显然不是一个数量级。但是从研发占比来看,苹果研发费用占营收比大概为5%,三星大概为8%,对于中兴来说,16.4%这样的研发占比无疑表现出其攻坚核心技术自研的决心。
目前,中兴已经在5G无线基站、交换机、家庭无线路由器等设备的主控芯片上,实现最高7纳米自研芯片的市场商用,已具备业界领先的芯片全流程设计能力。包括在手机业务领域率先推出了屏下摄像头,在芯片领域自研了7nm和5nm基站主控芯片,操作系统、5G、全球专利申请等等一系列的科研成果都不可小觑。
此外,当前芯片供应链紧张,中兴早早做好了两手准备。根据财报,中兴存货达到了360亿,基于此中兴也给出了答复:主要由于全球芯片供应紧张情况下,公司对关键物料提前备料。
2.去美国化,分散采购供应源
2020年8月20日,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华为与中兴通讯正加速“去美国化”,并着手改变产品设计,降低对美国依赖。他们不约而同的通知了部分供应商要放慢特定产品的出货速度,打算放缓5G基站的建设进度。
全球5G竞争激烈,抢占5G建设先机对于提升全球通信产业话语权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华为、中兴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何还要主动放缓脚步?
这实际上是华为中兴加速去美化的关键一步。为了避免悲剧重演,核心零部件的控制权必须牢牢掌控,那么就需要一段时间去全面排查关键部件,从而便于更换部件或者改进设计。
3.数字化,构建智能供应链
如今,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中兴通讯提出构建安全、精准、智能、可靠、高效的供应链SPIRE战略。
在战略引领下,中兴正在加速供应链数字化转型。2020年,中兴通讯全面部署了12个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项目,包括发挥中兴通讯ICT技术与5G行业应用优势的用“5G”制造5G智能制造项目、以极简架构构建客户协同平台(iCCP)和供应商智能协同平台(iSCP)、中兴通讯全球关务管理系统(GCM)以及全球货运中心(iLMS)等,成效显著。
生产环节的数字化转型是整个供应链条的重中之重,中兴通讯的滨江智能工厂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中兴通讯滨江工厂项目负责人郑华伟接受采访时称:“传统的制造管理是靠现场的管理传递,纸质的传递,这种信息传递流程繁琐且容易丢失,对管理而言是黑盒,我们在做的是通过设备互联和机器识别,让生产流程中的所有要素,用数字化的手段表达出来,让信息变成白盒、智能盒。”
随着数字化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中兴通讯正在不断探索智能AI、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R/ VR、区块链、机器人等关键技术在计划、采购、制造、仓储、运输等供应链业务领域的应用,驱动供应链向自动化、无人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
(作者:yo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