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顶层设计。“一带一路”涵盖了资源丰富的中国东中西部,连接着活跃的亚太和发达的欧洲,联动亚欧涵盖30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促使辐射太平洋至波罗的海间亚欧大陆“共振”。因其涉及范围广、涉及问题复杂,目前有关其范围、目标均不清晰,内容与步骤也不明确,总体上仍缺少一个深入研究论证过程和科学合理评价体系,需要顶层设计“确认”以上问题,使其更缜密、充实。
相关专家也认为,研究或构建“一带一路”战略,需要有一个全新的角度,一定要站在发展的整个大的系统上去把握全局,应从历史、从整个世界、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等大的系统上去纵览各国家及区域的变化与发展。至于交通物流方面,王彦庆建议,要站在提高国家开放战略实施水平和质量的高度,面向全经济带整体发展需要,制定定位准确、功能明确、利于实现服务全经济带的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打造资源整合力强,服务效率高和运营成本低的国际物流体系,支撑“一带一路”国家物流战略更好更快实施和发展。
关于互联互通。推进“一带一路”,需要加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对此,全国政协委员牛汝极曾表示,政策沟通是保障,要协调;道路联通是条件,要满足;贸易畅通是目标,要互利;货币流通是途径,要跟进;民心相通是关键,要先行。就目前情况看,王彦庆认为,始发自中国重庆、西安等地的欧亚铁路货运班列的开通,虽解决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道路联通的问题,可在物流运营组织服务、物流资源整合、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依然困难重重。
举例来看,我国尚且缺少具备实力的大型国际物流企业,欧洲回程货的平衡运输问题也未解决,新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高效率的公铁转换设施,保税仓储、口岸通关设施等仍旧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沿带、沿路上枢纽城市产业承接和产业集聚发展,与物流紧密相连的相关产业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合作开放大发展的经济规模体量和格局。
所以,王彦庆建议,沿带、沿路的政府、企业、民间等应群策群力,创新体制机制和服务模式,以开拓、互信、合作、创新、共赢的方式共同解决上述问题。
关于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王彦庆表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的欧亚大陆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哑铃型”经济结构。在“一带一路”东端联系着经济较为发达的日、韩地区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西端则连接着经济发达的欧洲地区,而在欧亚大陆桥中间地带,则分布着经济相对落后的我国中西部地区、中亚及西亚国家和地区等。
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对物流发展带来的最大问题,则是“物流发展不均衡”。如何直面该现象?他认为,加快建设和完善海陆丝绸之路通道体系,构建具备综合运营成本低、运作效率高的现代物流服务系统,加快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等服务业之间的对接、融合和集聚,实乃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