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智能驾驶、汽车轻量化等技术发展浪潮如同神笔马良手中的神笔一样,正一点一点把过去只能出现在好莱坞大片里的奇幻汽车造型变为现实。在科技浪潮中翻滚的汽车部件造型,2015年,又会以何种姿态行进?
“新锋锐”的外型
2014年,在各地车展上,不少汽车制造商推出概念车。从中可以嗅出设计师们对未来设计趋势的理解。当然也能引领我们看到未来汽车外型设计的方向。
不管是传统汽车或是新能源汽车,外型都趋于更加有质感,刚度强,比较挺,具有肌肉感。从这些车型可以看出,设计师们越来越倾向于从自然之中寻找设计灵感。车身挺拔,形态饱满、具备雕塑感这些外形特征都如美洲虎等大型的野生动物。借助这些特征,设计师试图在汽车身上表现出野生动物瞬间爆发的动态之美。同样能够提升这种挺拔大胆型面的还有腰线的变化。腰线的提高可以有效增强这种动感的气质。因此,越来越高的腰线也是未来设计趋势之一。此外,设计师们把从自然中的灵感同样应用到了色彩学上。近年来,流行的大地色就是这种趋势的象征。“新锋锐风格是汽车造型的主要发展趋势。”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雷雨成说,车身造型将更加饱满,车身侧面凹凸的变化也将更加丰富。此外,格栅、前大灯、仪表板以及更多内饰造型与外饰造型都会大量使用反凹面来表现产品的精细、饱和与张力。新锋锐风格解决了汽车设计的干、瘪、平、溜、板、薄六大设计病。这种风格柔中带刚,刚中见柔,刚性完全超越硬边艺术外在的刚性表现,又秉承了流线型的柔性,是流线与硬边风格的结合。这种风格最好的体现者就是宝马、奥迪。
“吹毛求疵”的局部
2014年3月31日,美国高速公路安全局(NHTSA)发布新规,要求2018年5月1日之后生产的新车全部配装后视摄像头。随后,美国电动车制造商斯特拉联合通用、丰田、大众等汽车制造商联盟的12名成员,向NHT-SA上交了一份提案,建议用后视摄像头取代传统的汽车后视镜。提案中称后视镜会在行车中增加空气阻力与油耗。而后视摄像头能提供更广阔的视野,提升驾车安全性。更符合空气动力学,降低风阻,减少油耗,即提升燃油经济性。如果该项提案通过,那么这就意味着象征着汽车“耳朵”的后视镜将会消失,汽车造型也会随之发生巨大变化。
从今年各地车展来看,后视镜发展趋势除了采用摄像头代替之外,还有第二种造型设计趋势,后视镜位置的变化。由位于车门与A柱的三角位置变为位于A柱之上的趋势发展。“受到法规限制以及考虑到驾驶的安全性,短期内取消后视镜的可能性不大,但会向流线型线条发展,对于降低空气阻力非常有意义。”雷雨成说。如同一场完美易容术一样,汽车设计师们对越来越多的外饰件“吹毛求疵”。同样发生变化的不只是”耳朵”。“汽车车轮变化越来越大,其颜色也由单一的黑色变为五颜六色。不过受到材料的限制,其他色系的车轮目前只在概念车上出现过。”广汽商贸设计师曾雷告诉记者,除此之外,轮眉会越来越夸张,占汽车整体的比例越来越大。车轮变大会造成汽车自重加重、颠簸感增强、以及发动机与车内空间的缩小。因此车轮变大对汽车技术无疑也是一种挑战。
一直以来,汽车前大灯的造型单一捆绑了设计师们的灵感。而LED以及激光灯的普及有望给他们“松绑”。它打开了汽车设计师想象的天窗,越来越个性的车灯造型被打造出来。以前中规中矩的车灯造型变成了带状、条状灯带。前大灯越来越小、越来越细却相当聚神,这是近年来车灯造型的趋势。除此之外,头灯和格栅趋于采取贯通式或整体设计,格栅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方。格栅的突出是前脸设计的一大趋势。从标致308、奥迪新A4L、阿斯顿马丁DBS等车型均可看到类似的设计。而如同汽车“刘海”的雨刮器,2015年或将发生重大变化。对于超跑来说,这绺“刘海”实在是一大累赘,成为严重阻碍优化空气动力学设计的顽石。2015年,这一“刘海”可能会被迈凯伦的工程师们一刀减掉。迈凯伦曾在2013年宣布2015年会将一种无需雨刮器便可保持风挡玻璃清洁的技术投入赛车中,如果技术成熟也会投入到量产车上。据悉,只需要15美元就可以买到这种配置。如果技术成熟,未来汽车将告别沉重的雨刮系统,对于汽车整体减重也是有好处的。同样考虑到风阻影响的优化设计,还有电动门把手的设计与内藏式门把手。尤其是后者更受到新能源汽车的青睐,这种门把手设计会成为一种趋势。
除此之外,更多的局部正在被汽车设计师们优化。“外饰件的突出面积越小,空气阻力系数越小。”雷雨成告诉记者,为了改进空气动力性与提高整体造型的光滑与流畅,设计师不断地研究如何更好的减少
零部件的影响。汽车局部的细节会越来越精细化,搭接关系会越来越细致。不管是外观造型还是内饰造型都向着精细化发展,特征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这也是未来汽车造型设计理念的趋势。
“铝制身”风潮
低油耗与低排放可以说是2014年汽车圈的关键词。随着汽车越来越趋于绿色与环保,轻量化必定是未来汽车设计的潮流。从某种意义上讲,汽车将趋于越来越“轻薄”。这就意味着更多环保材料将代替传统钢铁而被投入汽车制造中。
受到高成本与不理想的重量效果的限制,短期内碳纤维与玻璃纤维都无法像铝合金材料一样“风靡”汽车界。由于全铝车身为降低油耗和提升操控提供基础,所以未来“铝制身”即将引领汽车轻量化的风潮。
当然与传统钢铁成本相比,有人会担心铝合金并不具有优势。“全铝的白车身比传统的钢铁车身成本大约增加20%,但铝具有大储存量、可循坏使用、回收价值高的优势。”雷雨成告诉记者,铝车身的回收价格在每吨1.1万元左右,折算下来,回收的资金可以覆盖增加的20%的成本。综合来看,铝合金的性价比与传统钢铁更胜一筹。因此,未来铝车身会大量投入使用,金属冲压件的使用会减少。
新材料的变化同样体现在内饰上。例如在一些高端车型上会用注塑与搪塑工艺取代包真皮的工艺,从而大大降低成本。但在越来越多的中低端车上,TPO材料成为了一种新材料的选择。据雷雨成了解,这种材料比普通材料减重50%以上,其成本也只是搪塑工艺的五分之一。此外,这种材料可以在加热情况下直接压出花纹,解决了传统皮纹不均匀、品质差的问题。TPO材料可以提高内饰品质与性价比,使越来越多的中端车可以使用高端材料与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