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拔河中起舞:阿根廷的供应链新棋局
4小时前
782
0
掌链 管一

近日,阿根廷总统米莱接受媒体采访称,从2026年开始,阿根廷每年将实现7%到10%的经济增长。阿根廷经济“休克疗法”奏效?

10月26日,阿根廷中期选举结果出炉,米莱及其其所在政党赢得中期选举。随后特朗普政府承诺400亿美元传来消息,已经落实的200亿美元货币互换协议也开始实施,剩下的200亿美元债务投资也在启动。

虽然白宫还在破历史记录的关门中,但这不影响特朗普动用金融手段把阿根廷拉回美国势力范围。此前,10月9日,美国财政部宣布直接购入阿根廷比索并与阿根廷央行敲定200亿美元货币互换框架协议,在两国引发争议。美国民主党人指责说,总统特朗普支持外国政府的同时却令本国政府陷入“停摆”。

而阿根廷也在迈向美西方与向中国靠拢之间艰难平衡。一方面,总统米莱伊政府推行自由化改革,积极吸引西方投资;另一方面,中国依托其供应链优势,在电动汽车、新能源、农业等领域加速渗透,为阿根廷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我们将从中国供应链的视角,聚焦阿根廷态度与行动的最新变化,分析其关键产业合作(如锂资源、电动汽车、农业科技、人工智能等)、与美国的供应链博弈,以及技术供应链的现状与挑战,以期勾勒出阿根廷未来的战略走向与风险平衡。

(阿根廷大豆 来源:路透社)

一、美国援助附加对华条件引发争议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此前表示,美国将向阿根廷提供一项2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金融援助计划,并称阿根廷总统米莱“承诺将中国赶出阿根廷”,还愿意开放国内稀土和铀矿资源供美企开发。

这一言论遭到中国驻阿根廷使馆的强烈反驳。使馆公开谴责贝森特的说法“再次暴露”了美方某些人“根深蒂固的冷战和对抗思维”,重申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不是任何国家的“后花园”,拉美国家有权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合作伙伴。

(阿根廷总统和美国总统 来源:路透社)

1)特朗普会晤强调限度合作

10月14日,白宫会晤中,美国总统特朗普也谈及对华关系。他提醒米莱:“你们可以与中国开展一些贸易,但绝不能走得太远,特别是不能与中国进行任何军事领域的合作。如果真的发生这种事,我会非常不满”。

会后,贝森特再次澄清,他口中的“让中国退出”仅指阿根廷境内中国建造的港口设施、军事基地或巴塔哥尼亚地区的天文观测站等,并非要求彻底切断经济联系。

此外,贝森特强调美国对阿根廷的援助并非无偿拨款,声称美国财政部并未直接向布宜诺斯艾利斯转移资金,这项行动“从未亏损过”,并称援助可以给美方带来战略利益。

2)阿根廷:坚持自主合作

面对美方压力,阿根廷政府一再表态不会“与中国划清界限”。阿根廷经济部长路易斯·卡普托表示,中阿间的货币互换协议将继续执行。米莱本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明确否认美国要其与中国“断交”,强调自己会尊重国家利益和人民需要。

事实上,阿根廷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中阿双边贸易额同比大幅增长,中国已成为阿根廷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巴西),双边贸易稳步升温。

阿根廷智库观察人士指出,要想让中国“退出”现实操作非常困难,中国在能源、水电、锂矿等领域对阿重要性极高。阿根廷前政府签署的中阿货币互换协议在2023年续签到2026年,规模约350亿人民币(合50亿美元),对稳定阿根廷金融发挥了关键作用。阿根廷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即便政府对华关系进行调整,中阿既有合作框架和民间贸易仍难以撼动,各省对当地中国项目也有保护意愿。

3)中方立场:反对干涉与共赢合作

中国驻阿根廷使馆强调,中拉合作一贯基于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所开展的经济社会发展合作赢得地区国家和人民欢迎。使馆指出,美方“不遗余力地对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进行干涉和控制”,呼吁美国“与其花时间挑拨离间,不如多为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发展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中国官方媒体也关注阿中经贸合作。

新华社报道,阿根廷媒体认为中国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等可持续产业领域具备领先优势,已成为阿根廷发展电动汽车、风能和太阳能产业的战略伙伴。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地区风能资源丰富,而中国在风力涡轮机领域技术领先,双方可以有效结合。

此外,中国制造的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在质量和价格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已在拉丁美洲获得稳固市场份额,中国企业还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提供太阳能电池板安装,为边远地区供电提供了解决方案。这些报道强调,阿根廷拥有发展清洁能源的理想条件,与中国在绿色技术和投资上互补,共同开发新能源项目机遇巨大。

二、阿根廷对华态度与产业链合作:绿色转型与矿业资源

锂资源与电池产业链合作——阿根廷拥有全球第二大锂资源(占比约20%)和世界第四大锂产量。中国新能源企业早已深度介入阿根廷锂矿开发。2025年初,中国赣锋锂业位于萨尔塔省的Mariana锂盐湖项目正式投产,年产20,000吨氯化锂;该公司还在阿根廷布局了Pozuelos、Incahuasi等多个项目,总投资逾10亿美元,计划大幅提升产能。

(比亚迪在阿根廷 来源:thediplomat)

如中国日报所言,中国不仅是“全球供应链枢纽”,还能将阿根廷原料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阿根廷也在推动矿业政策改革,“开放竞争、比照中国监管”等方式吸引外资,力图成為全球锂和铜的重要供应国。不过,能源基础设施与交通配套不足仍是重大瓶颈,预计未来阿根廷需要数十亿美元投入电力和道路建设。

电动汽车与绿色能源——阿根廷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条件,巴塔哥尼亚高原风能资源尤其丰富。中国在风电、光伏和电动汽车领域全球领先,双方在绿色转型方面潜力巨大。阿根廷媒体指出,中国制造的混动和电动车因质量高、价格低已在拉美稳占市场,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2025年1月,阿根廷宣布对每年5万辆以下的低价电动车免征进口税,意图吸引包括中国品牌在内的进口车。

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包括比亚迪等中国车企将大规模进入阿根廷市场,可能对本地汽车产业带来冲击。阿根廷学者也认为,中国在绿色技术和新能源领域投入巨大,已成阿根廷发展的“战略伙伴”。中国企业此前已参与阿根廷风电场、太阳能与电网改造等项目,中方提供的太阳能光伏安装成本竞争力强,为边远地区输电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阿根廷大豆 来源:路透社)

农业科技与粮食供应链——阿根廷是全球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尤其在豆类、玉米、大豆等方面产量居世界前列。中国是阿根廷农业的最大贸易伙伴之一,主要进口大豆、肉类和谷物。2019年后,由于中美贸易摩擦,中国对南美大豆需求增加,使中国成为阿根廷大豆出口的重要目的地。目前北京仍是拉美大宗农产品(如豆类、玉米、牛肉等)的最大买家之一。

在农业科技方面,中国企业也展现兴趣:如为阿根廷农场提供智能农业设备、数字化管理服务等。阿中双方也在粮食加工和生物技术领域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加深供应链上下游的融合。例如,去年中国市场对阿根廷牛肉、樱桃等农产品需求旺盛,阿根廷多家农企通过中国“一带一路”渠道拓宽出口。综合看来,中国在农业与食品供应链中扮演着买家和技术提供者双重角色,为阿根廷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机遇。

人工智能与高新技术——阿根廷近年来也开始关注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产业。虽然国内没有大规模AI芯片制造业,但阿根廷政府已用RIGI税收激励等政策吸引全球AI投资。据报道,中国的AI平台与研究机构与阿根廷大学和企业开展交流合作,例如教育AI项目、智慧农业AI解决方案等。

阿根廷信息技术出口规模虽远小于大国,但也有新兴科技公司探索国际市场。在此过程中,阿根廷学者指出,中国作为供应链枢纽,将其丰富的AI技术与本地市场需求相结合,为阿根廷AI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综合来看,中国企业的投资和技术优势正为阿根廷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农业科技和人工智能等产业带来实质利益,同时也促使阿根廷政府在贸易和外资政策上更加开放。

三、美阿供应链博弈:芯片之外的战略再平衡

与美国的竞争与合作——在供应链领域,阿根廷并非全球半导体或高科技制造中心,更多扮演原材料和能源供应的角色。

美国拜登政府强调“邻里优先”,把拉美视为“后院”,正寻求与伙伴国建立更可靠的供应链。美国国务卿布林肯2024年访阿期间就提到,美国正在通过国际发展金融公司(DFC)和《矿产安全伙伴计划》(MSP)加大在阿根廷的关键矿产投资,尤其是锂矿项目,并希望美国公司成为阿根廷首选合作方。

美国官员公开表示将促进矿产供应链多元化,防止中国对锂等关键金属的垄断。据美媒报道,美国在阿根廷还支持技术项目:例如OpenAI与当地企业签署建设数据中心协议(投资额达250亿美元),并纳入阿根廷RIGI税收优惠计划框架;雪佛龙等美企亦在开发油气和新矿产资源。

虽然这些项目规模大多仍在谈判或初始阶段,但美国强调支持阿根廷自由化改革,为投资提供稳定预期(注意:后者为2025年信息,标志美国对阿科技项目的关注)。总体看,美国力图用投资与援助巩固与阿根廷的关系(美国曾提供约200亿美元货币支持),同时借助多边机构和自贸伙伴在基础设施、教育等领域提供合作,以牵制中国影响力。

半导体与高科技竞争——阿根廷国内缺乏大型芯片制造业,美国更关注从供应链角度吸纳半导体上下游环节和原料供应国。虽然尚无公开报道显示阿根廷加入类似北美供应链伙伴计划,但拜登政府重启拉美“美洲伙伴计划”,意图通过清洁能源项目、供应链安全联盟等方式对冲中企影响。

对于阿根廷而言,这意味着在未来美企可能参与当地的能源基建或关键矿产投资,而美国政府也将阿根廷视为供应链多元化策略中的一环。譬如,美国推动的南美“矿产安全伙伴计划”已涵盖阿根廷,吸引来自十多国的200多家公司来阿考察矿业合作。

但与此同时,美国国内对保护主义仍有顾虑,其对外高科技援助往往附带与规则对等的要求。综合而言,阿根廷在美中竞争中定位为开放市场,希望从中获益:既继续吸引中国资金和技术,也欢迎美方投资以实现供应链平衡与分工。

编辑:管一

点赞
收藏
管一
共发表190篇作品
最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