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让须眉:讲述重汽人自己的故事
2015-05-21 10:27:00
890
0
现代物流报 周雪
对于中国重汽的盘式制动器,崔慧萍曾经在2011年8月份CCTV1《焦点访谈》的《中国重卡 重装上阵》中这样平静而简练的介绍到“通过我们试验验证,盘式制动器刹车的响应时间,同等条件下要比原来的鼓式制动器缩短0.2秒到0.3秒时间,刹车距离同样的背景下减少3到5米。”
0.2~0.3秒的时间、3~5米的距离,对普通人来说仅仅是些很小的数字,但对于车辆驾驶员和行人来说,刹那的时间和短短的几米却可能是生与死的时差和距离。平静和简练的背后,是崔慧萍和她的团队难以计数的反复试验,是无数个不眠夜。
作为影响车辆制动性能最重要的总成部件,盘式制动器相对于鼓式制动器拥有散热好、制动效率高、制动平稳的先天优势,意味着更好的车辆制动性能,因此,国内各大重型车制造商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在自己的车上匹配盘式制动器。
但重型车用盘式制动器的核心技术只掌握在国外少数几家专业制动器制造商手中,国内重卡制造商只能采取进口或合作生产的方式。
即便如此,由于国情不同导致的技术“水土不服”,国外的盘式制动器不能完全适应中国市场,更为纠结的是,当时没有哪个国外厂商愿意跟中国人分享这一核心技术。
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重型车用盘式制动器迫在眉睫。2007年,中国重汽将目光锁定了重型卡车盘式制动器的研发,崔慧萍和她的团队接下了任务。
崔慧萍回忆起当年的情景,笑言“真是硬着头皮接下任务啊!”当时该项技术在国内尚属空白,中国重汽盘式制动器开发等于是从零开始。突破点在哪里?
崔慧萍选择了先搞清楚国外产品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找出其不适应中国国情的主要问题作为重汽盘式制动器研发工作的突破口。
突破口确定以后,接下来就是理清设计思路,提出设计方案,试制样品,和反复的试验验证。于是,崔慧萍和她的团队开始了一年多时间的疯狂磨砺,全然没有了上下班的概念。
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崔慧萍还坚持亲自带着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各类数据采集,在试验台前,在荒无人烟的部队靶场,在模拟复杂路面的试验场,在蜿蜒陡峭的山路和川流不息的高速公路上,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用她的话说:“不到试验现场看一眼,心里不踏实啊……”
崔慧萍的2007年就在这种忙碌和奔波中眨眼而过。2008年中国重汽商务大会上,盘式制动器作为中国重汽系列车型标准配置,向全国发布,成为中国重卡市场新的技术亮点,中国重汽公司也成为国内率先批量在重型卡车上应用盘式制动器的龙头企业。
不仅如此,由于该产品的成功应用填补了国内外同类产品空白,作为一项自主研发的专利产品,重型车用盘式制动器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一项发明以及十六项实用新型和外观的专利授权。
崔慧萍回忆起那次庆功会,一直沉浸在欢乐之中,连语气都是轻快的“领导说我们所的每个人都要去,平时负责后勤的办公室人员都要去。那一天真的很高兴!”这或许就是做技术工作独特的魅力,过程无论有多少艰辛和困难,记得的却都是项目成功后的喜悦和满足感。
崔慧萍职业生涯所收获的这种满足感远远不止这一个项目。达到国际水准的国内最大的单级减速桥-HOWO系列单级减速双联驱动桥项目、顺利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的CH430拉式膜片离合器系列项目无不凝结着崔慧萍的心血。她也坦言“现在看到这些项目,真的就像对着我的孩子一样,挺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