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与再制造渐成内燃机行业关注焦点
2015-02-27 09:17:35
1027
0
中国工业报 木子
  2014年对于内燃机行业可以说是个泾渭分明的年份。纵观全年,虽然内燃机行业顶住了下行压力,小幅下挫,但行业整体运行平稳。具体到汽油机和柴油机两个大类,差别明显,汽油机全年成企稳运行势态,柴油机下滑则十分明显。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全国内燃机销售月报》显示,2014年11月全国内燃机完成销量498.75万台,同比下降4.43%,1~11 月累计完成销量5492.50万台,同比下降1.71%;1~11月累计完成185476.88万千瓦,同比增长7.72%。分燃料类型看,柴油机 1~11月累计销量705.34万台,同比下降11.39%;汽油机1~11月累计销量4785.45万台,同比下降0.10%。

  从内燃机配套市场情况来看,除乘用车、园林机械同比累计增长外,其他市场均出现下滑态势。乘用车用内燃机累计销量1560.26万台, 同比增长7.93%;园林机械用内燃机累计销量385.24万台,同比增长1.23%。降幅比较明显的为工程机械用和船用内燃机,工程机械用内燃机累计销 量52.52万台,同比下降13.40%;船用内燃机累计销量5.33万台,同比下降13.34%;摩托车用内燃机累计销量22289.48万台,同比下 降4.64%;发电机组用内燃机累计销量278.16万台,同比下降6.66%;农用机械用内燃机累计销量532.01万台,同比下降7.85%;商用车 用内燃机累计销量332.24万台,同比下降8.78%。

  环保受关注

  在不久前结束的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2014年统计工作年会暨形势分析研讨会上,国家环境保护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新车申报办公室主任倪红表示,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环保问题,是对生产企业的考验与挑战,也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邢敏也曾指出,加快节能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加快推进替代能源多元化应用,加快推动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是内燃机行业节能减排的发展思路。

  目前我国内燃机产品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综合能效水平较低、先进节能产品比例较低、替代燃料内燃机产品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内燃机绿色制造和再制造基础薄弱等。

  “下一步我国推进内燃机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思路,必须立足于我国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和提高内燃机产业竞争力的要求,以降低能源资源 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主线,以降低油耗为总体目标,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重点突破,加快内燃机节能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加快推动再制造产业的发 展。”邢敏对于这些问题有着自己的观点。

  而目前行业内经常谈及的节能环保应从多维度发展,指的是从提升内燃机能效水平、降低成产过程能耗、发展代替能源和完善法规等多方面进行。在完成节能减排的同时,行业企业自身的科研能力、技术水平等综合实力也会得到不小的提升。

  再制造成热点

  据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内燃机再制造产业联盟秘书长葛红介绍,目前内燃机再制造产业联盟成员单位已具备整机再制造10万台,增 压器18万台,发电机、起动机130万台,水泵、燃油泵、机油泵50万台的年产能。涉及内燃机再制造的技术和装备体系也日趋完善。同时葛红还表示,行业要 紧紧围绕内燃机、增压器、燃油泵等产品的再制造,加快在汽车、船舶、工程机械、农业机械、铁路机车等领域的再制造推进工作。

  据测算,内燃机相关可再制造产品多达30余种。失效内燃机的缸体、缸盖等关键零部件,以及增压器、发电机等主要配套件,多数为局部失 效,通过成形、修复等再制造关键工艺技术,可在不改变形状和本体材质的情况下恢复其尺寸、精度和性能。与传统废金属回收利用处置方式相比,再制造能够回收 失效产品所蕴含附加值的70%左右;与原始制造相比,再制造可节约能源消耗80%、节约材料70%以上,降低制造成本30%~50%,还可以增加3~5倍 就业岗位。

  再制造产业发展迅速,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表示,随 着中国内燃机产量和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再制造资源基础和技术条件也日趋成熟。推动内燃机行业发展再制造,将有利于推动节能减排,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 发展循环经济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修复技术是再制造产业区别于其他维修产业的关键,但初始投资各种修复技术需要大量的资金。而现阶段,再制造产业利润率过低,大多数企业 处于收支持平或亏损状态。葛红表示,政府应扩大“以旧换再”的补贴范围,在财政上也需要加大支持,引导和鼓励低息信贷或无息资金进入再制造业。她还建议, 政府应出台再制造企业流通环节增值税减免政策,以后按再制造企业的发展状况逐步恢复增值税。

  葛红还表示,“工信部将进一步加快内燃机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创新和推广。推动内燃机再制造业的规模化、规范化,完善相关标准体系,促进内燃机工业形成循环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培育再制造产业市场。全面提升我国内燃机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