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轮胎产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橡胶轮胎产业开始呈现“微增长”态势,同时,产品同质化竞争使得价格战日趋白热化,企业压力不断增大;另一方面,美国、俄罗斯等国家连续对中国轮胎实施“双反”调查,导致出口压力大增。
虽然面临严峻的发展形势,但新的机遇也在不断呈现,如强国路线图制定完成,转型升级切入点的寻找初见成效等。
据分析,2014年以来,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中国橡胶轮胎业已进入“微增长”阶段。盘点2014年,轮胎世界网用“新常态”一词,概括轮胎业投资降温、增速放缓、成本增加的发展现状。
轮胎业现“新常态”:投资降 增速减 成本增
投资降温
2014年上半年,轮胎项目投资热潮仍持续蔓延。虽有工信部之前发布的《轮胎产业政策》,以及山东省1月份通过的《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实施意见》。但据轮胎世界网调查,几乎所有企业都在扩大产能,仅山东临沂一地,就新增17家半钢胎生产企业落户。
这种趋势在2014年下半年开始放缓。受国内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原材料和轮胎价格持续下行,出口受阻等因素影响,一些投资项目被暂停或终止。
大连富泰橡胶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乐普向轮胎世界网表示,目前,轮胎项目投资降温已波及到设备供应商,大量退订设备积压在供应商手中,同时,橡机企业2015年的订单大幅减少。
增速放缓
2014年,中国轮胎业发展出现的最大变化是增速放缓。数据显示,中国橡胶工业协会47家统计企业1-9月份产值同比增长仅1.17%,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52%,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1.86%;45家统计企业1-9月份利润增长4.33%,利税下降5.59%。
据中橡协轮胎分会秘书长史一锋介绍,2014年上半年,在统计的33家中资企业和12家外资企业中,有8家出现亏损,亏损面达17.78%。
有业内人士表示,8月份以后,由于美国对华半钢胎“双反”调查进入征税追加期,中国轮胎出口严重受挫,全年数据公布后会更加难看。
专家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结束高增速发展,汽车产业增速回落,2015年,中国轮胎也将真正进入“微增长”时代。
成本增加
在天然橡胶等基础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跌的2014年,轮胎企业似乎本不应该出现成本增加的情况,但事实却偏偏如此。
据轮胎世界网了解,2014年,中国低端轮胎市场量增价跌趋势明显,在价格战背后,原材料降价的利好被彻底抵消,而其他成本却在悄然增加。数据显示,2014年,轮胎企业的人工成本、管理费用和财务成本分别上涨17.6%、9.8%和14.2%。
据最新消息,自2015年1月1日起,中国天然橡胶进口关税由20%税率或1200元/吨,调整为20%或1500元/吨,增加300元/吨;进口天然胶乳关税增加180元/吨。这意味着,对严重依赖进口天然橡胶的中国轮胎企业来说,2015年,成本增加的压力将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