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冷链物流对我国的启示
2015-06-26 11:39:49
1138
0
第一物流网 陈曲
       第一物流全媒体报道:

       编者按:借鉴加拿大优良的冷链物流发展经验,在硬件设施、软件管理,以及法律体系建设方面,学习并引进其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从而建立起科学的、一体化的冷链物流管理和运作体系,将对提高我国冷链物流运作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6月11日,中国最大的快消品B2C电商平台1号店与加拿大农业及农业食品部(AAFC)在上海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这标志着未来会有更多优质的加拿大食品,尤其是特色生鲜食材,将通过电商平台更快地进入中国市场。


  据加拿大驻华大使赵朴介绍,加拿大是中国高质量食品产品及卓越农业水平的可靠伙伴,这主要是缘于加拿大扎实的食品安全体系和食品检测体系,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经验借鉴

  加拿大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居世界先进水平。至今为止,这一产业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硬件设施、软件管理、法律体系建设等方面均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在硬件设施上,加拿大已经建起了水运、铁路、公路、民航共同发展的综合冷链物流体系,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能够实现较好的衔接与配合,形成了与加拿大经济发展相互匹配的冷链物流网络。当前,加拿大主要有三大冷链运输走廊:一是以哈利法克斯港和蒙特利尔港为中心的东海岸运输走廊,覆盖了大西洋的主要海运业务;二是以温哥华为中心的西海岸运输走廓,主要处理加拿大与亚太地区和国家的贸易货物;三是以五大湖地区为中心,由公路和铁路组成的跨越美加口岸的南北运输走廓,联系着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贸易往来。从大局来看,这三大走廊为加拿大冷链物流业的成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软件管理上,加拿大通过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如EDI技术、自动识别技术、无线射频技术,以及卫星定位系统(GPS)等等,不仅实现了整个冷链物流系统的电子化管理,使之进入了一个以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信息化阶段,同时还实现了低温加工、低温贮藏、低温运输及配送、低温销售的全程监控管理,从而有效地减少了流通过程中的食品损耗,保证了生鲜食材的质量安全。

  在法律体系建设上,加拿大政府针对冷链物流市场的发展需求,建立了完善的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为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宏观管理保障机制。此外,为了更好地保障生鲜食材的质量安全,加拿大食品检验局还建立了多个有关蔬菜等植物性食品质量检验的通用模型,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以此在冷链物流业中形成了坚实的管控体系。

  发展瓶颈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虽然,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消费观念的不断提升,国内冷链物流的需求也在逐渐加大,但与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一是硬件设施建设不足。我国现有的冷链物流设施设备比较陈旧,存在着发展和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冷库、冷藏车的配置及冷藏冷运的能力远远低于美国、德国、日本等冷链产业发达国家的水平。仅就保温车而言,当前市场中我国保温车还不足4万辆,而美国却拥有20多万辆,日本也达到了12万辆左右;我国的冷藏运输率只有10%左右,而发达国家却可以达到80%。这一瓶颈造成了我国易腐的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运输及储存等环节上的年损耗率高达25%至30%。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发达国家比较关注冷链物流相关设施设备的配备及功能提升,仅美国同类产品的损耗率才为2%至3%。

  二是软件管理手段落后。在冷链物流中,制冷技术、保温技术、温度控制、检测技术等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产后预冷技术和低温环境下的分等分级、包装加工等商品化处理手段还尚未普及,大多数冷链运输环节中温度控制手段依旧原始粗放,并且信息系统建设也相对滞后,因而根本无法提供全程温度自动控制的基本功能。这不仅造成了冷链成本高、商品损耗大等问题,同时,还极大地影响了食品冷链的资源整合,制约着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是法律体系不够健全。冷链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但是,目前我国在冷链物流产业政策方面还缺少相应的扶持政策,各种法律法规也有待完善。具体来说,我国在冷链物流中各环节的设施、设备、温度控制、操作规范等方面均缺少统一标准,造成了信息资源难以实现有效地衔接,因此,一些在发达国家中普遍推行的相关管理办法和操作规范在我国却无法得到全面的推广与应用。同时,我国冷链物流的实施操作没有国家或行业的专项标准,而是只有一些大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自己制定的内部标准,因此,国内冷链物流业在监管方面也是一片空白。

  从以上瓶颈可以看出,我国冷链物流业远远不及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管理,以及法律体系建设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与缺陷。

  解决对策

  近年来,以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需求为背景,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相继出台了不少促进冷链物流业的利好政策。在此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推进1号店与AAFC之间的深化合作,以推动中国冷链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本土企业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强自身的冷链体系建设,因为“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做到完善自我、突破自我,才能实现整个冷链物流业的跨越式发展,从而才能与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冷链物流产业发展并驾齐驱、携手共赢。


  首先,要做好硬件规划。对于企业而言,冷链物流系统的硬件规划内容包括:厂房规划、仓储设备规划、运输设备规划等等。由于冷链物流需要注意隔温及防止温度散失,因此,一些特殊的、与温度有关的仓储设备都是必需的。然而,冷链物流的运输设备又十分昂贵,因此,物流企业如何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规划出最符合使用效益的运输设备,是做好冷链物流规划的一大要素。

  其次,要做好软件规划。冷链物流的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库存控制系统、顾客服务系统、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这其中,库存控制系统包括销售额预估系统、安全存量与产品组合、库存状况与存货成本分析、货品流动与策略分析;顾客服务系统包括配送通路的订货系统、促销活动的协调支援、缺货与延迟送货的督导、配销体系服务品质的追踪评价;仓储管理系统包括装卸作业、拣货理货作业、出货体积与重量核算、储位摆放规则和温度品质管理;运输管理系统包括路线安排与装卸计划、定时定点配送、不同温度产品的复合运输、温度记录存查、送货频率规划。从体系结构上看,冷链物流的信息系统就如同是大树的分枝,需要企业逐级做好规划设计、逐级布局软件管理。

  再则,从宏观角度看,一个国家的食品冷链保障体系建设,单靠任何一方都是难以有效推进的,还需要政府和协会通力合作。对此,建议政府结合本国国情,并借鉴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一是要鼓励相关企业建立并运营冷链物流信息平台,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手段,全面实现各职能的实时监控,以保证冷链物流体系的安全运行;二是要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创新基金、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相关企业一定的资金,以便购置更多、更先进的冷链技术装备,从而提升整个冷链物流的运作水平;三是要完善监管体系,形成安全统一的冷链物流标准,严控供应链中各环节的运行状况,为冷链物流构建一片安全、和谐的发展环境;四是要联合高等院校,共同加强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解决人才缺失的局面,以提升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加快中国冷链物流业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步伐。(作者单位系中信集团)

本文同期刊载于6月26日《现代物流报》第A8版
点赞
收藏
陈曲
共发表9篇作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