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移动支付APP下半年将推试点
2015-03-17 09:39:24
816
0
21世纪经济报道 钟辉


  微众银行曾在2014年年底国务院总理视察和见证下,通过人脸识别实现客户身份识别,并发放一笔线上贷款。央行于2015年初下发《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远程开立人民币银行账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于1月召开座谈会征求各方意见。

  一位股份制银行电子银行部负责人透露,在上述座谈会上,以国有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银行对互联网远程开户的安全性提出许多质疑,并对政策放开后的市场后续反应提出看法。监管层最终认为,远程开户尚不具备推广条件,但可以由腾讯旗下的前海微众银行、蚂蚁金服旗下的浙江网商银行整合并推进相关技术试点,并提出系统性方案,经过权威第三方检测和监管部门认证后,再进行推广。

  一位接近监管层的权威人士则向记者透露,监管层正酝酿在深圳、杭州两地试点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实现的远程开户模式,试点期限为18个月。不过截至发稿时,这一说法还未获得官方证实。

  截至目前,微众银行、蚂蚁金服两家机构也尚未开发出成型的通过人脸识别实现的远程开户和支付的业务系统。

  识别安全性考问

  对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金融场景应用,核心和关键在于人脸识别的可靠性,和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金融产品模式的安全性问题。

  周曦认为,人脸具有不可复制性,采用非接触的方式进行识别,能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大大提高了安全级别。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汤晓鸥此前在计算机视觉国际顶级会议CVPR2014上发表论文称,计算机算法识别人脸的准确率已经达到99.15%,而肉眼识别的准确率大约在97.52%。

  “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体的卷曲神经网络感知,通过识别脸部的关键点,每次识别都会从人脸上提取600多个关键点,进行交叉验证,系统验证,精确度非常高。这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感知,要求是活体识别,验证时要求面部表情进行变化,比如唇语、眨眼、喜怒哀乐表情变动等,是一个动态识别过程。”上述Face++公司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而对于双胞胎、整容化妆甚至高仿真3D面具等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的风险金融问题,脸部识别技术也能应对。

  “双胞胎面部也有细微差别,而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化终端的识别度非常高,完全可以识别出这种细微差别。图片、视频或者面具没有动态识别的基础,因此是能被系统检测出来并证伪的。”上述Face++公司负责人称,“对于深度化妆或整容后的身份识别,人脸识别技术可能会存在识别技术上的难点,但无论是深度化妆还是整容,都改变了脸部轮廓,只存在证伪的结果,不可能完成较差验证并证实身份,因此不存在证实身份之后的金融交易风险。”

  人脸识别技术只是金融领域中身份验证的一种方式。比如,在互联网远程开户中,除了人脸识别,还需要其他多媒体方式交互性验证。


点赞
收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