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脸识别移动支付APP下半年将推试点
当央视3·15晚会曝光“客户持非本人身份证在工行、中行、农行完成开户”,显示传统银行线下“面签”开户的风险时,马云在地球的另一边演示了支付宝人脸识别支付技术,宣示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创新。
3月16日,马云在2015年德国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开幕式上向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内的嘉宾,现场演示蚂蚁金服的Smile to Pay扫脸技术,实现人脸识别支付。
记者多方采访了解,人脸识别技术已在公安、海关、边防、政府等领域部分应用,国内金融领域的应用目前尚在探讨中,尚未形成成熟的产品形态和完整的产业链。
“这两个场景的底层技术都是基于面部特征的人脸识别技术,只不过运用的方式和环节不一样。”一位Face++公司负责人向记者说,“人脸识别远程开户是首次身份识别,需要信息采样,解决的是‘你是谁’的问题;人脸识别支付是身份验证,解决的是‘你是不是你’的问题。”
刷脸开户试点酝酿中
记者多方采访了解,人脸识别技术已在公安、海关、边防、政府等领域部分应用,国内金融领域的应用目前尚在探讨中,尚未形成成熟的产品形态和完整的产业链。
“人脸识别技术解决的是身份验证的问题,而不是界质识别的问题。但在具体金融场景应用中,可以通过把身份验证的人的信息与合作伙伴的账户、介质比对,从而完成介质识别,甚至消灭实体的‘介质’。”上述Face++公司负责人称。
一位财付通支付风险专家向记者表示,“金融领域的创新,从一项技术到具体一个产品,至少要解决安全要求、金融业务监管要求、产品或模式要求三个问题。人脸识别技术在安全性上的要求,已经基本解决,识别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比人眼识别要高得多。但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上,还需要取得监管部门的认证,并由金融机构去整合资源推出市场能接受的产品和业务模式。”据记者了解,人脸识别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方面,蚂蚁金服、财付通、微众银行已在尝试技术上的应用,并推动监管认证;但目前尚未有成熟可大范围推广的产品面世。
人脸识别支付方面,一位支付宝业务负责人表示,人脸识别技术目前只是作为技术储备,目前技术和监管两方面都不具备落地条件;只有在技术成熟和监管认可的情况下,才会推广。
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曾于2014年研发出人脸识别支付系统。该研究院智能多媒体中心主任周曦表示,人脸识别移动支付系统的APP预计2015年下半年推出,先试点,再逐渐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