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鸣: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与物流发展
2014-11-28 10:20:00
692
0
中国物流学会 

汪鸣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

在第十三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上的演讲

(摘要)

大家下午好,国家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大家都了解一些,但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关于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具体路线图。由于缺乏顶层设计,这个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化研究。我也借本次学术年会的机会和大家一起来思考,一起来研究,一起来想办法去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下面,谈一下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及下一步要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工作方向。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意义。

第一,双向开放的意义。一般性的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带一路”,是为了扩大开放,特别是为了向东和向西来开放。实施改革开放的36年以来,国家一直在重视开放,现在又去强调开放,特别是强调双向开放,其意义是什么呢?我个人的理解,他的意义不在于单纯的开放上,而在于我们希望通过开放得到什么?我个人的认识是我们希望通过开放,得到海陆双向与产业更密切地联系和产业资本的输出。而不再是改革开放前36年的产品的输出。这是需要认真体会的,不然很有可能把“一带一路”对外的开放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开放,特别是不要单纯的理解成“陆向”是向西开放,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滞后,如果是靠这些地区向西开放,胜算不高。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需要把产品和产业资本的输出作为“一带一路”对外开放非常重要的方面。如果中国仅仅是一个产品的输出大国,在国际上很难成为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的主导者,很难进一步去提升我们的竞争力。因此,必须要从深层次去提升竞争力,在此层面上来考虑双向开放。

第二,产业组织的变革。既然是产业、资本向外的输出,并且是高水平的输出,那么产业组织的变革就成为“一带一路”双向开放非常重要的方面。产业组织变革,是指在中国进一步提升与具有地缘政治关系的各个国家的经济合作水平和能力,而经济合作水平和能力的提升需要在产品、资本输出方面的产业组织形态的变革。而只有产业组织形态的变革,才有在产能全面过剩的情况下,帮助处于落后地区的西部抓住改革开放后35年的机遇。如果需要70年完成我国的现代化过程,那么改革开放前35年是以产品输出为主,改革开放的后35年应该是以产业和资本输出的为主。所以西部地区不可能再重复东部地区的模式,即产能过剩主要靠出口产品来获得发展。希望西部地区能够抓住产业组织变革所带来的更高层次上的发展机遇,这方面值得大家关注。今年10月份国家出台了《依托黄金水道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其实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在核心的机理上,在区域经济的组织上,在产业组织和资本的输出上,跟“一带一路”是一脉相承的,国家率先推出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实际上是更多靠内向性的产业组织的变革,来迎接更大程度上的开放。

第三,提升中国在地缘政治中的坚实影响力。过去单纯的贸易模式,是钱货交换,不需要认识客户,更无法掌握客户的任何信息;而未来的模式是希望与跟中国地缘密切的国家,建立紧密的联系制度。虽然各国环境条件都不一样,但是中国很希望与地缘政治上非常密切的国家,尤其是陆路相联的国家,能有更紧密的经济关系。有种说法是中国的发展搭了美国的便车,那么,我们也欢迎周边这些国家能够搭上中国改革开放已经取得重大成效的便车。

按照以上三个方面的战略意义,需要更深层次地挖掘、研究“一带一路”战略,不能将它庸俗化,在我国已经形成外向型产品输出的依赖情况下,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是严重滞后的。

二、“一带一路”发展思路

发展思路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加强经济合作。

中国在“调结构、转方式”的发展战略下,李克强总理提出“打造强大的中国升级版的战车”。升级版的经济战车,是能够让更多的人加入中国的经济战车。为实现让更多的人享受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加强经济合作为第一要务。我们要在合作的方式、合作方向和合作可能产生的结果等方面做出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第二,实现互联互通。

“一带一路”中“一带”在前,是向西开放的重要支撑,“一路”在后,“一路”是改革开放36年来用得最多的,即海上经济联系,我国90%以上的产品都是通过海上输出的,打通陆路的通道是必要的,要实现互联互通。如何互联互通是很重要的课题,我们在陆路上有很多的战略,包括“中巴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等,这些战略都是为了在陆路上寻求互联互通的突破。我国是先按“东-中-西”线去建设泛亚铁路?还是先打通中巴铁路,利用巴勒斯坦的港口向中亚和西亚地区辐射?这些战略问题其实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是非常薄弱的,而这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第三,提高规模效应。

打造产业发展、物流组织和产业输出的枢纽,向西的开放依然可能是以点为支撑,向外的开放。与向东开放一样,向东开放主要集中在沿海枢纽港口的几个点上。比如说长江三角洲,其实以上海为中心,画一个半径150公里的圆,95%的出口量都在这个半径之内。超出这个半径后,它的外向型经济的扩张能力就会锐减。为什么呢?是物流成本和产业规模效应所带来的现象。而电商只解决了交易和运作方式的问题,并不解决生产方式问题,不解决规模生产、降低成本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在西部若干个点上下“物流棋”,比如兰州、西安、郑州等很多城市,我们需要把他们打造成产业聚集发展区域,依靠物流来组织这些产业,提升向西辐射的效率和降低向西辐射的成本,形成产业输出的桥头堡。我们向西将来以产业输出为主,而不应该是以产品输出为主,那就需要有产业输出的前沿基地,这些节点都是前沿基地。以靠点的规模效应为基础,带动物流组织的规模效应来形成向西的大幅度的辐射。应该发挥向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提高其组织效应。

第四,提供政策支持。

在政策上为上述发展思路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包括与周边国家的法律法规具有接轨性的操作模式、合作机制、协同机制的全方位的保障,与上海建自贸区是一样的。上海建设自贸区是在试验政府放松对经济的管制,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来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创新的探索,其实“向西”更需要这样的探索,我们希望复制上海自贸区的经验。

第五,进行产业发展的升级换代后改造。

在“一带一路”的建设当中,物流将从后台保障走向前台引导。这种变化是在座的物流人必须要关注,必须要研究的。因为“向西”开放是产业输出、产品和资本输出为主导的,是希望一开始就与产品输出不一样,营造良好的物流环境,搭建良好的物流平台来帮助产业高效率、低成本的输出,实际上是一个由物流解决方案在先,产品的布局和产业输出在后的模式。叫“物流和相关产业布局发展联动模式”,是在“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的基础上,在联动的机制机理上向前迈出的一大步。通过构建依托物流枢纽来进行产业布局、产业输出、产品和资本的输出。形成全新的对改革开放前35年产业发展升级换代的一种改造,通过改造来提升中西部地区整体的发展水平、发展能级和发展层次,实现中西部地区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最终来实现国家的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谢谢大家!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微信推荐

 

名称:中国物流学会


微信号:gh_b23703fd9a8b


介绍:中国物流学会是经民政部核准登记的全国性物流学术研究社团组织,现有会员4600余人,涵盖物流领域政产学研各界,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学会具有社团法人资格,总部设在北京.本平台将即时为公...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