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牛的顺丰快递 和联邦快递还有一个京东的距离
2018-11-10 19:29:03
2125
0
掌链  崔芸

  全球知名的三大国际快递,FedEx、DHL、UPS,每一个都是世界500强,全年营收最高超过700亿美元,最低超过600亿美元。

0 (6).jpg

  对标这些快递物流巨头,顺丰是多少?很遗憾,700多亿人民币。以现在的汇率换算,刚100亿美元出头,如进世界500强,还要走很远的路。

0 (7).jpg

(数据综合整理自财富网、联邦快递2018财年报、顺丰2017年年报)

  顺丰是中国最具实力的民营快递企业,其国际化雄心路人皆知,但要赶上联邦快递、UPS、DHL这样的物流巨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到目前为止,顺丰和这几个国际巨头相比,差了整整一个京东的距离。

0 (2).png

(数据来源:财富网)

  1993年,顺丰在广东深圳成立,创始人王卫的低调,让这件现在看来不同寻常的事,在当时没有掀起任何风浪,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都默默无名。与之相反,联邦快递创始人弗雷德·史密斯在创立联邦快递之初,就因为开创了“隔夜快递”的先河而声名鹊起,后来史密斯又因极力推动《联邦航空法》的变革,在整个联邦议员圈内都打响了自己的名号。和王卫一样,史密斯在美国也是被媒体极力追捧的对象,他甚至被评为美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企业家之一。

  王卫的名气虽然和史密斯相差甚远,但如果真要对比企业,顺丰的定位和联邦快递其实是最像的。

  DHL从成立之初就做国际快递快运,后来被德国邮政收购,有强大的国家力量支持;UPS的历史至今已经超过100年,是实力雄厚的老牌快递企业。表面看实力稍弱的联邦快递,则是成立于1971年,和顺丰一样,都是一个由民营企业家创建的民营快递,但联邦快递的故事却是最励志的。

  追溯联邦快递的国际化之路,或许能从中窥见未来顺丰的国际化之路。

  国际化基因:为货机航空权战斗的史密斯

  1969年,从越南战场回来的弗雷德·史密斯,从父母那里继承了数百万家产,还在大学时代就想做隔夜快递的他,在调查了市场的可行性后,不顾朋友的反对,于1971年毅然决然成立了联邦快递,并将自己850万美元的全部家产投了进去。

  然而,由于既得利益企业的打压,以及美国对大型货机的管控,史密斯很快赔的血本无归。他去找了华尔街的投资人,这些出了名的难搞的投资机构被史密斯自信、远见和非凡的魅力征服,几家联合投资联邦快递9600万美元。

  拿到投资的史密斯放弃和老牌快递企业正面对抗的策略,转战中小城市,很快就在中小城市站稳脚跟。

  当时,美国的高科技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全球的供应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同一个公司的核心部门可能分布在硅谷等繁华区域,而工厂则在旧金山、波士顿、纽约的郊区,甚至是遥远巴哈巴群岛。如何迅速在工厂和研究人员之间进行信息和产品的传递成了刚需。

  呈指数级增长的需求让老牌快递企业自顾不暇,联邦快递乘机而入,迅速在高端市场抢下一席之地。

  井喷式爆发的快递量让联邦快递的小型货机根本忙不过来,史密斯再次把目光瞄向了大型货机,他向联邦民用航空委员会申请5架DC-9型飞机从事隔夜快递服务的许可证,当时美国对大型货机有严格的管制,他的要求毫不意外遭到了拒绝。

  史密斯是个不屈不挠的人,此路不通,那就另寻他路,他把目光直接放在了问题的根源上——已经过时的《联邦航空法》。史密斯跑到华盛顿,对华盛顿议员开启了为期18个月的游说活动,并向国会正式递交了“联邦快递法案”。但该法案由于竞争对手的强烈反对,没有通过。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1977年,吉米·卡特当选总统,他公开表示对解除航空货运管制的支持,不久后,《联邦航空法》被废除。

  联邦快递终于如愿以偿,史密斯大举购入大型货机,这些货机在联邦快递国际化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联邦快递官网显示,截止目前,联邦快递拥有675架全货机,是全球物流巨头中,拥有全货机最多的企业,就连UPS和DHL都屈居其后,UPS约649架、DHL约420架飞机。顺丰只有47架。

  除此以外,联邦快递在全球拥有12个大物流枢纽中心,超过650个机场,服务全球超过220个国家和地区,在1—2个工作日能触达全球99%GDP的区域。

0 (8).jpg

(来源:联邦快递2018黄页)

  两大绝招杀入国际市场

  联邦快递的全球化有两大杀器:一是投高端设备设施,重投投资航空运力系及物流枢纽网络,占据高端领先优势;二是借助金融资本,大举收购全球极具实力的跨国物流巨头或区域物流领头羊。

0 (9).jpg

(联邦快递全球物流枢纽 来源:联邦快递2018黄页)

  ①自建核心枢纽,搭建全球仓运配网

  联邦快递在全球建了12个物流枢纽中心,其中美国8个,覆盖北美、南美和加勒比海地区;欧洲2个,覆盖欧洲、中东、非洲等区域;中国两个,覆盖东亚、南亚、东南亚和澳洲地区。

  联邦快递在美国本土的物流枢纽占了全球枢纽的三分之二,一方面是因为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也是联邦快递的大本营,业务市场相当广阔;另一方面,联邦快递在北美物流枢纽覆盖频度之高,也是为了赶走竞争对手,巩固大本营的地基。

  DHL就是被联邦快递从美国市场赶走的一个强大对手。1969年,DHL开设了他们的第一条从旧金山到檀香山的速递运输航线。DHL比联邦快递更早在美国开拓业务,不过后来DHL把大量资源转到开拓欧洲、中东和亚洲市场时,后方老巢却被快速崛起的联邦快递占领。2008年,由于美国市场失利,DHL宣布退出美国国内快递市场,而只专注于国际快递。

  联邦快递的第二大重点市场是中国,联邦快递在中国建了两个物流枢纽中心,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广州。

  2005年联邦快递投资1.5亿美元在中国广州建立亚太物流枢纽中心;2017年,联邦快递投资1亿美元在上海建国际快件和货运中心,这是目前浦东机场内最大的同类型设施,总面积13.4万平方米,该货运中心于2018年1月8日正式启用,每小时可分拣3.6万件包裹。

  当然,除了联邦快递,UPS、DHL也在这块风水宝地建了物流枢纽中心。

  联邦快递在中国建的两个物流枢纽,连接了整个亚太经济区。

0 (10).jpg

(联邦快递亚太两个物流枢纽 来源:联邦快递2018黄页)

  ②收购头部物流,拿金钱换时间

  联邦快递的国际化之路同时也是一条收购之路,从1984年至今,联邦快递收购了数十家国际快递企业。

  联邦快递的中国化之路也是一条收购和合资之路。联邦快递1984年就开始为中国市场提供服务,但直到1995年,联邦快递才在中国生根,那年,联邦快递以6750万美元收购了当时唯一可以直飞于中美之间的常青国际航空公司。收购之后,联邦快递成为第一家可以提供中美往返直飞的国际快递企业。

  1999年,联邦快递与天津大田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大田-联邦快递有限公司,加快了在中国布局的步伐,2007年,联邦快递完成对大田股份的收购,自此,联邦快递的中国运营模式与美国基本一致。

  除了在中国实施合资和收购行为,联邦快递在全球范围内的买买买也势不可挡。2001年,联邦快递收购金考快印,金考快印在亚洲、大洋洲、欧洲及北美洲有超过1200家分店。联邦快递收购金考快印之后,将自己的业务范围覆盖到金考快印服务的区域。2012年,联邦快递收购波兰货运公司Opek 、法国商务快递公司TATEX、巴西交通物流公司Rapidão Cometa;2014年,联邦快递收购跨境货运解决方案公司Bongo国际,Supaswift businesses在南非和其他六个国家的业务。

  联邦快递历史上最大的收购发生在2016年,其以49亿美元收购了TNT,TNT服务的区域遍布欧洲、亚太、北美、中东和非洲。

  收购TNT之后,联邦快递强化了自己在整个欧美、中东非、亚太的物流网络。

  顺丰国际化之路还很远

  顺丰这几年加大了国际化的步伐。据顺丰2018年半年报披露,顺丰的国际标快/国际特惠业务涉及美国、欧盟、俄罗斯、加拿大、日本、韩国、东盟、印度、巴西、墨西哥、智利等53 个国家,在11个国家有11个分公司,海外仓分布30多个国家;国际小包业务覆盖全球225 个国家及地区。

5-5.jpg

  不过顺丰在海外没有物流枢纽中心也是事实。顺丰目前也尚未透露是否有打造海外枢纽中心的计划,菜鸟倒是有这方面的想法,计划在全球多地建立世界级eHub(数字中枢),首批考虑杭州、中国香港、吉隆坡、迪拜、莫斯科、列日(位于比利时)等6大城市。

  但顺丰海外大区销售总监邓翔指出:“未来我们会投资收购很多的海外仓公司。”

  不过如果顺丰要达到像联邦快递这样的高度,花重金打造物流枢纽可能是必经之路,毕竟物流枢纽是提高服务效率的必杀技。

  顺丰在收购海外物流商上可能也需要加大动作。 2017 年 5 月,顺丰控股和 UPS 在香港成立合资公司,聚焦跨境贸易,拓展全球市场,目前该合资公司已正式投入运营。2018 年 4 月,顺丰还参与美国物流服务平台 Flexport 新一轮融资。 Flexport 与顺丰建立战略合作伙伴,有助于顺丰打开美国物流市场。邓翔还介绍,明天顺丰将在美国打造包括拉斯维加斯的5个仓库。但这样的收购速度和联邦快递、DHL比起来慢了许多,甚至还比不上主业是电商的阿里巴巴。

  当然,邓翔还表示,顺丰会在B2B领域深耕,顺丰目前在跟华为小米合作,协助他们在全球布局。“未来顺丰将会围绕电商做一些组合产品,包括集运仓、海外快送、提供包机的服务。”邓翔说。

  尽管顺丰在国际化上已经走在了中国快递企业的前列,但不可否认,顺丰的国际化仍在处在牙牙学语阶段。顺丰半年报披露。2018 年上半年,国际业务实现不含税营业收入 12.21 亿元,还不到上半年整体营收425亿人民币的一个零头。

  顺丰国际化之路,尚遥远矣。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