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 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Big data)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伴随着信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已经步入到了“大数据时代”。在交通运输行业,承载信息化的车辆离不开车辆网系统的支撑。如今,车联网往已经不只是一个概念。
在客车行业,车企已经从2011年开始纷纷亮出了在智能管理系统上的杀手锏,苏州金龙推出G-BOS 智慧运营系统成为客车智能化的引爆点,在此期间,青年发布了“行车宝”,宇通联发布了“安捷通”,大金龙“龙翼”车联网科技平台和北斗校车安全服务系统……车联网可谓是百花齐放,车辆网系统安装呈现出了爆发性增长的势头。
经过几年的运营发展,客车行业在车联网运营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汽车厂商独资成立车载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商,另一种是汽车厂商与电信运营商合资成立车载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商,如上汽集团与中国电信的合作。在国外,以汽车厂商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且车联网业务用户数已初具规模。
历史上“车联网”内涵仅在导航。车联网的内涵包括车路互动、人车互动和车车互动。 随着技术的发展,当前的车联网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趋势,2014 年开始尤为明显。车厂主动丰富 IT 手段、Tesla 冲击、OBD推广、互联网厂商移植操作系统至车载、智能手机普及是关键因素,当前车联网的投资重心从车路互动转移至人车互动。交通数据大集中可催化燃油折价、车险定价、车型修正等商业模式。
横览行业,IT 创新机会在交通。电信、金融、电力、社保、医疗、教育、交通领域的 IT 发展史,基本可归纳为局端、配套、数据大集中、互联网冲击四个阶段,例如金融领域的局端(SAFE 系统)、配套(ATM)、数据大集中(“9991”工程)、互联网冲击(互联网金融)。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刺激 IT 创新走向繁荣,例如电信与金融行业。交通领域正同时受到第三与第四阶段驱动:OBD 等追踪工具汇集车与路线数据,以 Google、Tesla、腾讯、乐视网为代表的互联网厂商和其它科技企业在 2014 年纷纷通过科技手段介入车载屏、车载终端、行车社交、行车线下服务甚至设计汽车。
从苏州金龙海格首次在业内推出G-BOS车联网系统之后,各大厂家纷纷响应追随,车辆往已然成为国内公路客车的标配。 然而,随着车联网的不断普及与发展,当车辆往不再新奇的时候,客车制造企业已经很难再用车联网系统,来刺激日益下滑的公路客车新需求。
从客运企业的角度来看,车联网系统已然到了需要升级换代的拐点。下一步,车联网系统应该走向何方?
据了解,车联网产业链划分为交通项目、车、操作系统、车载设备(包括前装、准前装和后装)、车载屏、APP 开发、车载软件开发、平台运营等环节,硬件销售和平台运营是可取的盈利模式。
可喜的是在2013年北京道路运输车展上,海格客车发布了其全新的车联网系统——海格云战略。海格云战略除了对原有的海格G-BOS进行相应升级外,还加入了全新的车内WiFi系统,创造性地将乘客体验纳入了整个价值链条中。无独有偶,宇通客车和大金龙的展车上也配有无线WiFi系统,但毫无疑问,将乘客体验加入到价值链,已经成为新一代客车车联网系统的大势所趋。
行业专家认为,未来车联网的发展将是车车互动,雷达侦测、3D 摄像、激光、模式识别等技术的成熟是关键因素。未来车联网还将扩展至交通的其他范畴,包括物流联网、交运联网、航运联网等,这些领域的信息化程度依旧初级。
在瞬息万变的大数据时代,车辆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操作是大势所趋,“改变”才是唯一永恒不变的主题。适时而变,方能保存实力,积聚力量;视势而变,方能破釜沉舟、华丽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