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盟沃尔沃奠定东风国际化格局
2013年1月26日,国际商用车界关注着一件业内的大事。当天,东风集团与沃尔沃集团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签订协议,双方共同组建以资本为纽带的全球最大商用车战略联盟。
与通常合资公司对等持股的模式不同,东风集团在此次与沃尔沃集团的合资中占据主导地位,不仅在合资公司中持有55%的股份,而且在合资公司7人董事会中东风占有4席,董事长和总经理也由东风委派。
为此,东风集团首先将原属于东风有限(东风与日产汽车的合资公司)旗下的重型商用车业务和资产通过回购剥离出来,然后与沃尔沃集团合资成立新的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据说,东风集团和沃尔沃集团为此次合资联盟的成立,之前经过了长达7年的多轮谈判。可见结盟对于双方而言都非常慎重。问题是,为什么东风集团会选择与沃尔沃集团合作?这样的合作对于东风商用车在技术上的提升和海外市场的开拓有何帮助?
东风商用车给出的解释,东风集团跟沃尔沃集团的合作,双方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双赢的、而且在战略上相互协同的一个商用车联盟。所以合作对于双方来说都是非常具有战略价值,可以互相支持。比如说,东风商用车95%以上的销量都是在中国本土。通过与国际商用车巨头沃尔沃构建联盟,对于东风商用车海外市场的拓展能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从而让东风商用车从中国的一个知名品牌变成全球化的品牌。
此外,沃尔沃集团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很高认知度、受人尊敬的品牌,它的核心理念是安全、质量和环境,大家对沃尔沃印象最深的也是它的安全和质量,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高度认可的,但是要达到沃尔沃那样的产品技术的能力,东风商用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学习过程。这不仅是技术上的学习,商务、营销等方面的学习,更重要的,沃尔沃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公司,东风能从它身上学到先进的国际化管理经验。
正如一枚硬币有两面一样,在中国商用车企业通过与国际商用车巨头合资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同时,国际商用车巨头也在通过合资进入中国市场。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从2009年以来,国内商用车企业与跨国商用车巨头合资的接连不断。比如,中国重汽与世界第三大重型卡车制造商德国曼公司的战略合作;江淮汽车同美国卡特彼勒与美国纳威司达合资公司的中重卡合资合作等。商用车中外合资潮背后,就是国际巨头进军中国市场的信号。
面对这一现象,黄刚总结了两个概念,一个是中国市场面临全球品牌的竞争,另一个是中国品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目前在国内市场,本土的中重型卡车占据了99%的市场份额,国际品牌目前的份额还比较小,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主要还是因为价格方面的差异,另外还有本土卡车产品更适应本土市场。但也应该看到,中国的轿车市场竞争已经全球化,中外轿车品牌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今后商用车也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就是中国市场竞争国际化。
另一个方面,中国的企业也开始走向海外,凡是有市场的地方,都能看到国际的品牌,还有中国的品牌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也存在一个中国品牌参与竞争的趋势。
在东风商用车看来,未来随着商用车行业的变化趋势,包括一些法规,包括客户不断的成熟理性化,中国的市场也不断走向成熟,客户对产品的质量和技术会有更高要求,这样的话,中国的商用车价格也会往上走。而国际商用车巨头为了占领中国市场,也会加大本土化投入和差异化的产品开发,来降低他们的成本,提高价格的竞争力,因此将来的全球商用车竞争格局也会发生变化。
东风有句口号叫“中国的东风,世界的东风”。东风商用车不仅要在国内市场保持行业领先,而且要向全球发展,走向国际化。
东风商用车给出的具体战略步骤是:第一,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通过东风商用车核心能力的提升来实现价值增长和高效的运营。这些战略包括品质和品牌的战略,产品本身可能会出现同质化,但是如何能够在更高层面实现产品差异化,这需要提升产品的特性以及品牌的价值。
东风商用车公司的品牌理念是“信赖、专业、科技”,黄刚和他的团队的使命就是让东风品牌价值在全球市场为客户所广泛认同,并因此得到尊重。
第二,技术进步。就是应用成熟的技术,支持东风商用车在国内和全球开拓市场。
第三,加快全球化的发展。包括加快海外基地的建设,使得东风在全球占领相应的市场份额。
东风商用车给出的“海外市场”定位也值得一提,为将来卖车而不只是为现在卖车。具体讲,东风商用车进入海外市场先去了解这个市场,然后再为这个市场开发适应的产品,在产品上市之前构架好售后服务体系,然后才开始卖车,保证产品适合这个市场,能够得到可靠使用并且很好的服务。很多中国的产品进入海外市场结果又退出来,是因为质量和售后服务问题,这种事情东风商用车不希望发生,他们宁可走慢一点,稳步地去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