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诺威车展尽显东风国际化信心
9月25日至10月2日,第65届德国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展(IAA)盛大举行,东风商用车首次站在了这个全球顶级国际车展的舞台上。
创办于1897年、有着近120年历史的德国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展,是当今国际商用车业的顶级展会。每两年一届的车展,吸引了全球主流商用车企业在这里全面展示最新技术和最新产品,堪称“豪门盛宴”。能在这样的国际盛会上首次亮相,对于东风商用车而言意义非凡。同样,对于在全球商用汽车江湖拥有极高声望的汉诺威车展来说,东风商用车这个中国领先的中重型卡车制造商的出场,也为展会锦上添花,增色生辉。
更何况,东风商用车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随着东风集团与沃尔沃集团的战略结盟,东风商用车在海外市场多了一个重量级的合作伙伴。
在全球目光的注视下,东风商用车带着一份自信从容登场。
东风商用车为这次汉诺威首秀设计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开场:武当功夫表演。当轻盈飘逸、如行云流水般的武当功夫在汉诺威车展上舞动时,那带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中国元素耀眼全场。武当功夫表演随后也在阿里坎特启幕的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中,再次成为深受欢迎的开场节目。
此次,东风商用车携旗下三款主力车型首秀德国汉诺威车展,东风天龙旗舰、东风天龙和东风天锦3款主力车型,覆盖了中卡、重卡各个马力段,能够满足长途高效运输、中长途区域运输等运输业务。三款车都标配有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兼容GPS),尤其是东风天龙旗舰在展台上光彩夺目,空气悬架、盘式制动器、电子制动系统、电子稳定装置、发动机制动、缓速器、整车网络架构等先进配置,以及排放达到欧五标准,即便与全球顶级重卡同台竞技,也并不逊色多少。
在9月24日东风商用车的展台,30分钟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吸引着400余家全球媒体、特邀嘉宾的关注,黄刚用流利的英语介绍着东风商用车的故事,向全球展示了一个走向国际化的中国卡车制造商的自信和风采。
东风商用车的自信不是没有理由。在中国,东风品牌商用车家喻户晓。历史上,东风2.5吨越野卡车EQ240研发定型,在上世纪70-80年代被誉为国防建设的“功臣车”。上世纪70年代末,东风5吨载货车EQ140上市,研发初期就与国际知名品牌卡车进行分析对比,到上世纪80年代,两度技术升级,占据当时国内公路运输三分之二的市场。上世纪80年代末,东风8吨平头柴油车EQ153上市,填补了中国汽车“缺重”的空白。上世纪90年代期间,“开着八平柴,财源滚滚来”的广告语在客户间广为流传。进入二十一世纪,在国际合作背景下发展的10年里,东风商用车首款真正意义上的全新一代重卡产品“东风天龙”横空出世;2008年,东风全新一代的中卡平台东风天锦面世;2013年上海国际车展上,东风天龙旗舰高端重卡发布,天龙旗舰以严格的欧洲标准全新研制,瞄准高效长途运输市场,一亮相便注定会成为新的市场标杆。
曾有国外专业人士试驾天龙旗舰,在坡道、弯道及各种操控性能测试路段,天龙旗舰都有良好表现,外观内饰也让人赏心悦目,尤其是仪表台类似“太极阴阳”的整体流线造型让天龙旗舰平添浓厚的中国元素。
“东风商用车首秀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展,是否也是为今后进军欧洲市场做铺垫的一步棋呢?”记者期望从黄刚那里寻求到肯定的答案。
“汉诺威车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商业平台,东风商用车参加车展的目的主要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台能够与外界进行交流,展示东风商用车,然后支持我们海外事业的战略和计划的实施,并不能说就是为了今后进军欧洲市场。”面对记者的提问,黄刚显得很冷静。
“虽然成为一个全球化的东风是我们的梦想,是我们长期的愿景。但是我们走出去开发海外市场,还是要循序渐进。第一步我们的目标还是进入到新兴市场,比如说像东南亚、非洲,包括南美这样的一些市场等,而对于市场成熟度高、国际商用车巨头扎堆的欧洲市场,东风商用车的进入应该是一个长期的目标,而不是当下的考虑。”黄刚强调。
东风商用车的海外战略有着自己的方向,目前在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卡车的排放标准已经达到了欧6以上,而中国的卡车目前还在推行国四标准,二者之间差距很大,东风商用车将重点提升产品本身,而选择那些与目前中国市场相对比较接近的海外市场,产品技术与市场更匹配,这是比较现实的选择。此外,还有海外市场经验的积累问题。在中国市场东风有比较强的营销和服务的经验,但是进入到一个新的市场要建立一套新的体系,对于东风商用车来说,不光卖产品,更要做好服务,这个本身也需要积累经验,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