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赤湾东方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
应该说甩挂运输的线路场站布局和运营,从接触甩挂运输来讲,到现在快20年了。19年来,我们自己的企业在甩挂运输行业一直往前走,明天大家可以到我们的武汉公司看,在重庆、深圳都有自己的甩挂的车辆和运输业务。我一直在想,如果仅仅对我们企业来讲,运输线路的甩挂、场站如何建设,如何配合,里面的功能如何布局,这个应该是比较熟的,我可以给大家讲得很详细。但是今天我讲个人企业的情况,个人觉得不是太符合这个题目。
因为今天我们主要是全国的峰会,最起码是在联盟层面。这样的话,从一个企业的角度,我觉得太小了,我把这个题目往外扩了一下,站在全国最起码来讲是一个联盟的情况,来谈线路,特别是场站的规划、布局以及运营方面的一些想法。
当然,这一块我们也正在做,因为我们在去年,今天上午邵局长也说了,我们在武汉成立了一个华中甩挂联盟,我目前作为理事长,秘书长单位放在了武汉赤湾东方物流,这个地方怎么做,特别是在怎么把业务落地,这个事情在邵局的支持下我们也探讨了很多次。我们认为首先是在甩挂的场站方面怎么规划,想了很多,也做了很多工作,也有很多的苦恼,也受了很多的打击,我想从真正企业运作的角度,特别是在甩挂场站的规划、布局和运营方面,提一点简单的想法。
我国甩挂运输的现状
关于甩挂运输的现状,从试点工作开始,我认为2010年应该是中国甩挂运输的元年。在那之前已经做了很多的调研,我自己有幸参与到整个调研过程当中,我在部里面在2006年对甩挂运输做了调研,当时的调研小组在深圳的公司去过,包括谢巡也去过。2010年正式推出了甩挂的试点工作,我认为到现在为止4年也已经有三批的试点单位,接近150家。第四批现在开始在做,我认为这四年下来,应该说国家相关的政策——配套政策也好、鼓励政策也好、宣传也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应该说,在这四年当中,甩挂运输的成绩还是非常明显的。但是,虽然说做了很多的工作,包括我自己所在的试点企业也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我认为目前我们国家的甩挂运输应该来说存在很大的问题。从规划和布局方面主要是这几个方面:
第一,市场集中度不够,甩挂企业的规模过小。这个应该在我们顾主任的报告里讲了,真正要做甩挂运输,企业需要一定的规模,如果这个企业规模太小,甩挂运输的效果应该不会显现那么明显。包括如果兴不成网络,只是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做,带来的归能减排和运输的效果不是很明显。虽然做了4年的工作,但是市场集中度不够。虽然联盟这几年一直很火,各地在政府的支持下出现了很多的联盟,应该说联盟现在处于初期阶段,大家在摸索怎么样发展的途径。
第二,甩挂场站的发展之后,功能不配套,设备标准不统一。这个我认为是目前制约我们国家甩挂运输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其实对于车辆跟挂车,我认为我们现在的水平是不是很差?是很差,但是我认为差得最多的场站,最起码我们国家对交通部也好,对甩挂运输试用的车型包括牵引车、挂车一系列的规范标准都已经调研得差不多,相关的技术标准也马上出台了。但是我们认为对我们国家的甩挂运输所场站的规划,目前来讲还处于空白的阶段,到底应该怎么布局,过去我们有主枢纽,但是跟我们甩挂运输在功能、布局方面还是有不同的地方。所以在甩挂战场的之后比车辆和设备的之后更加严重。
第三,配套政策的不完善,其实这个配套政策对于车辆的配套政策也有,对于场站建设的配套措施,我个人认为问题更大。其实今天上午,我们大道也讲了,场地方面土地指标很难落实,你做物流,做商贸,当地的政府在土地供应方面还赶一点兴趣,如果你做甩挂场地,你有多少投资,你能带来多少税收?这也是我们自己在工作当中面临很大的问题。我认为在场站建设,特别是在土地获取方面的配套,我认为如果这个不解决,我们整个甩挂运输将会受到很大的阻碍。
甩挂运输的条件,基本上大家都了解。首先我认为有一个市场培育,但是我认为目前来讲甩挂运输在市场培育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一个缺失。第一,需要我们客户的认知;第二,需要我们国家其他相关政府部门的认知。对这一块来讲,我认为市场的培育和宣传还是不够的,还是继续要提高客户的认知以保证足够的货源;第三,技术条件要符合甩挂运输的车辆设备以及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甩挂运输场站,包括有好的系统平台和比较大的实力的运输企业。
对于我们国家,我也认为,在我们国家现有的运输企业的规模当中,说很快地出现超大规模,我认为短期内比较困难,我们要走的路就是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