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梅海涛梅总是大道物流的,我是在前年和三家物流企业的老板到梅总的大道物流去参观和学习,当时没有见到梅总。第一的感觉梅总下面的手下说管理特别到位,而且特别注重员工的培训,当时是公司拿出钱来送员工去学习,让梅总有关甩挂运输的现状和问题,谈谈您的观点。
梅海涛:我们大道物流开展甩挂运输比较早,2008年广州线开始,长途的干线,上海、北京,我们的联盟成员北京开展了甩挂运输,我认为甩挂运输是必由之路。上午谢(家举)司长讲了甩挂运输特别受鼓舞,它肯定在实效、服务质量、安全、成本各方面都是有绝对优势。
现在,我觉得我们最大的困扰,我跟海元的张总,你是从地主到运营商,我现在就是想千方百计地变成地主。我们会有了,我们车也有了,我们是进口车头,也是1:2的比例,现在的问题在于这个园区,我们武汉有一个园区但是面积在其他的地方就没有多出的厂商,给我们的场地很小,这是我们目前最大的困扰,希望部领导能在这方面继续地给地方政府,特别是一些各区域的掌握土地批指标的部门多沟通,给予我们物流更多地支持。
第二,我希望要把甩挂运输大力发展,最主要的是在武汉,我认为要对武汉重点倾斜,说到物流企业的发展,说到小有规模,和全国比起来还是差得很远,我认为在武汉这个区域,最有希望培植出来,大型的挂车池,我们也是逐步地在开展,我觉得这方面在给我们扶持。
第三,对我们自己有零担专线的企业,我们什么都有了,就差场地和政策的扶持和支持,我主要讲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北京金波物流的史向阳是从北京到武汉,从北京到上海,请您也谈一谈。
史向阳:我是从2008年开始做甩挂,也是这样一个问题,也是今天的一个期盼——就是标准化的问题。因为现在的车头和挂车的匹配是1:2.3,但是我发现了一个小微企业,最紧缺的钱,所以就出现一个资源闲置的问题,就是我的挂不够用,但是得自己买。
比如说京东方,他有一个一年四季的合同物流,它有一个错峰的问题我们没法解决,他高峰的时候,一天给我15车货,定单不完成的时候,一天只有两个车,他要求的离库是4个小时。梅总的也在闲置,张总也在闲置,但是这个挂不能用,涉及到几个问题,第一车型不统一。接口可以解决。
第二个,每一个地区中国的零担企业,竞争力都不同,长三角、珠三角出口货物是非常多的;但是华北地区、它是一个消费城市,只管城市的供应,所以它的资源不匹配,就会出现竞争压力的问题。所以这个集装箱从国家规定的53尺的柜子,大家在这也看到过,我也说一下,最大的车是23米大家相信吗?所以说这个不匹配,就会产生很多技术上的问题。风阻的问题,路上能不能走路的问题,因为它有成本的控制。所以这一块我是这样想,能够把挂车标准化起来,然后大家也能互用。
今天也来了像远对的许总,你的挂车我们来用,将来按公里历程来计费,这个对做挂车池是非常重要的,曾总那边我留首付,您那边也留首付,我们做一个有保险、金融、物流公司做一个标准。这是一个发展前景,因为如果让我们投资我们没有那么多。我们每一笔投资都是省吃俭用挤下来,而且要6个月才能实施,是很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