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新政如何以民为本
2016-12-28 13:20:19
872
0
现代物流报 特约评论员李宏
  作为重工业基地的东北,是中国经济的摇篮,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但在市场化大潮中,由于包袱沉重和体制陈旧,东北从昔日的“共和国长子”变为经济发展缓慢,大批国企职工下岗,人口持续外流。为此,振兴东北成为中央多年的既定方针。

  然而,怎样振兴东北确实需要政府和职能部门科学统一决策,谨慎实施。


  比如,近日,人社部出台的《关于开展东北等困难地区就业援助工作的通知》中提到,支持滴滴等分享经济企业,通过优先录入平台、现金激励、购车优惠等帮扶措施,对东北等困难地区有意从事移动出行行业的人员进行登记,帮助去产能失业人员和长期停产停工企业职工实现就业、增加收入。

  毋庸置疑,人社部出台新政的初衷,就是创造条件让下岗人员去开网约车,意在缓解失业问题。但此新政却与当地政策尚未协调统一,很难贯彻实施。因为东北地区早就对网约车从业设置了较高的门槛。

  沈阳发布了“国内最严网约车细则”:车价13万元以上,车龄必须在两年以内,车辆轴距不小于2700毫米,排气量不小于2.0L或者1.8T……除此之外,车辆还需要在获得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运力指标后,才能上路运营。沈阳没有北上广深的人口压力,在限制网约车方面却有更高的标准。

  更有甚者,东北三个省会城市对网约车的限制一个比一个严。长春要求网约车燃油车辆价格不低于15万元,哈尔滨则要求裸车价格不低于15万元,排量不低于1.8L,车辆注册登记时间不超过2年,行驶里程不超过6万千米,然后加括弧“此为初次投放标准,此后投放的应一律为新车”;车体颜色采用单一颜色。

  按照上述规定,只有中高档的车才能在东北从事网约车服务,可是能买得起中高档车的人,还需要外界帮助就业吗?

  由此看来,作为中央职能部门,人社部在出台新政时,要注意与地方政策协调配套,切不可“各吹各的调”,让百姓不知所从。特别是“现官不如现管”,在当地政策面前,谁又敢不从?人社部的新政,只能是“看起来很美”,中看不中用。

  根据测算,2000年黑龙江省的省外流动人口渗透率为0.32,吉林为0.35,辽宁为0.7。而到2010年时,这组数据分别下降为0.21、0.26和0.63。这意味东北对人口的吸引力持续下降,人口在不断流出。东北的人口外流正在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经济不景气,对人口的吸引力不足,于是更多人口外流;人口尤其是劳动年龄人口的净流出,反过来又继续拖累经济的发展。

  而东北地方政府在出台新政时,更应考虑当地实际,多考虑下岗职工和当地其他百姓的疾苦,以民生为本的政策才能赢得人心。东北面临着去产能的任务,这意味着失业率的上升,而服务性行业是最能吸纳劳动力的。一个司机开一辆网约车,就能支撑一个家庭的生活。

  因此,记者认为,对网约车的严苛,正是对民生疾苦的置若罔闻。地方政府在网约车细则中透露出来的这种不仅对下,同时也对上的官僚与傲慢,是东北经济落后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各地出台新政,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与民为本,而不能背道而驰,“拍脑袋”决策。这样的新政未必能够持久,更难赢得民心。

本文同期刊载于12月28日《现代物流报·钢铁物流》第1版

点赞
收藏
特约评论员李宏
共发表2篇作品
最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