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物流全媒体3月22日讯 (微信:cn156news )
近年来,O2O行业不乏热点,除移动打车之外,到家服务也“自成一派”,纵观整个行业,除BAT之外,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玩家,例如河狸家、e保洁、58到家等等。而随着这些玩家的不断发展壮大,在有限的市场空间内很难避免发生激烈的碰撞。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平台开始通过多元化策略来攻城略地,比如58到家就在北京地区开通了8个品类的服务,包括家庭保洁、清洗 / 养护、家庭做饭、上门美甲、车内空气净化、搬家、维修、开锁/换锁等,仿佛呈现出“并吞一切”的气势。
不过,对58到家进行一番仔细的分析,笔者却发现这种策略却禁不起推敲。首先,打开58到家App,最上面就是家政服务,这也是58到家的安身立命之本。如果58到家要推行多元化策略,逻辑来说至少也要把主业做好,那么58到家的家政服务是否已经做得足够出色呢?
笔者曾尝试在58到家上约个阿姨做保洁,却发现并没有想象的容易,笔者所在的紫竹桥区域三四天内几乎没有阿姨可约。笔者当时以为这只是一个巧合,不过在微博上搜索一番,才发现可不止笔者一人这样吐槽。
最开始笔者认为,这可能是58到家搞的“饥饿战术”,目的是营造平台很火、供不应求的局面。然而,经过一番仔细的探究,笔者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众所周知,58到家从未主动公布过其家政服务的订单数量,对于保洁阿姨数量也讳莫如深,其实58到家并不是不清楚各项数据,之所以选择“戴着眼镜装盲人”,根本原因在于58到家根本没有强大的供应链,自然不能如实公布各项数据,否则58到家的故事就编不下去了了。
当然,也不敢说58到家没有任何成交订单,只能说,58到家的实际订单量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少。与此同时,笔者更关心另外一个问题,供应链资源的匮乏为消费者带来的服务体验是否称心?作为消费者,笔者试图在“凤毛麟角”的订单中找寻答案。
其实,消费者对日常保洁这类家政服务的需求很大,而且,他们对服务的品质也有一定的需求。正所谓高品质的服务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如果说58到家现在仍处于起步阶段,那么它应当树立高品质的服务,不断提升其在用户心目中的口碑和形象,只有这样才能解开死结。但从消费者反馈的情况来看,似乎58到家就认为自己只是个对接平台,完成供需对接就行了,这是一个巨大的误区。既然58到家要做成一个O2O平台,也就必须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周到的线上线下服务。假设消费者有不满意,甚至出现利益受损的情况,58到家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不是一味的逃避和沉默。如果不能做好这一点,58到家凭什么培养忠实用户?
不难看出,58到家在基本的家政服务方面仍没有任何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58到家盲目多元化极有可能是“死路一条”。为什么这么说?虽然保洁、美甲、维修、换锁都属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需要的服务,但这些服务几乎没有协同效应。而且,诸如换锁等服务属于低频次服务。换言之,58到家所构建的体系只是“一盘散沙”而已,每个服务是相互割裂的。这意味着,58到家要想把每个细分服务做大做强,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资源,甚至做很多重复劳动,可以肯定的是,运营效率的低下、运营成本的高额将使得58到家难堪重负。
更要命的是,整体来看,58到家目前遭受“四面围剿”。保洁方面,58到家的服务体验比不上e家洁;美甲领域则干不过河狸家;洗衣护理领域也很难干得过e袋洗。相比58到家,这些平台专注于某个细分领域,更容易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可以预测,在群雄并举的年代,毫无特长的58到家必然会面临异常惨烈的挤压。面对这种局面,58到家“狮子口,芝麻心”能突围成功?笔者表示深深的怀疑。(本文观点不代表报纸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