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治理城市管理中的痼疾顽症,保障广大市民的出行安全,自8月25日起,交管部门启动了北京燃油两轮摩托车、电动燃油三轮车违法整治净化行动,除了严查无牌无证车辆外,六环路内还将全面禁止正三轮摩托车行驶。
“禁令”伤害了谁?
一直以来,电动三轮车作为一种平民化的交通工具,因方便快捷、价格低廉、行驶成本低等诸多优势,不仅深受广大工薪阶层和普通市民的欢迎,更是在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中占据着主导作用。但如今,电动三轮车不让上路了,使得部分市民出行不便,物流配送处处受阻。这其中,受此牵连最为严重的,还要属快递行业了。
伤害之一:配送效率骤然下降
在“禁令”的影响下,大多数的快递企业不得不改用其他廉价的交通工具进行配送工作,但接踵而来的却是装载效率低下、配送人手不足,以及服务范围缩小等问题,这将严重制约着快件配送的时效性,使快递货物大量堆积,从而对全国的快递网络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伤害之二:运营成本大幅增加
在不违反法律,以及不影响配送的条件下,一部分快递企业选择了更换配送车辆,如小型货车。众所周知,快递是一个盈利周期较长的行业,更换配送车辆就需要投入高昂的成本。这样一来,快递企业的运营负担变得更加沉重了,很容易使自身陷入资金断流的困局。
伤害之三:服务水平大打折扣
由于电动三轮车在快递市场中具有旺盛的实际需求,因此,一些快递企业宁愿冒着被抓的风险,也要坚持上路。然而,为了躲避交警查车,配送人员便投机取巧,“不验货”、“不签字”,甚至要求客户“下楼自取”的现象时有发生。这让许多消费者普遍感觉到,自“禁令”实施以后,快递行业的整体服务质量大不如以前了。
“禁令”始于何因?
对于快递企业而言,电动三轮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能耗少、效率高、占用路面资源小的特点,特别适合在交通拥堵为患的城市道路上奔跑。但是,国家对其屡屡限制,原因究竟为哪般?
原因之一:交通事故频繁多发
据交管部门统计,2014年1~7月,全北京市发生涉及两轮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的死亡事故共70起,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0起,已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马路杀手”。特别是近几年,北京市内两轮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的数量迅猛增长,使得非法上路、违规使用、违法行驶等乱象日益突出,严重扰乱了城市秩序,威胁了市民安全、影响了首都形象。因此,“禁摩”、“禁电”刻不容缓。
原因之二:市场秩序过于混乱
据交管部门调查,目前路面上行驶的两轮摩托车、电动三轮车普遍存在着未注册登记、不悬挂号牌,以及无证驾驶、追逐竞驶、无序停放等违法行为,这些现象不仅严重扰乱了首都治安与交通秩序,同时,也增加了交管部门的执法办案难度。特别是部分人员使用电动三轮车从事非法运营活动,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问题。
“禁令”是否合理?“禁令”的出台,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叫好,有人不解。
从安全的角度出发,虽然“禁令”的实施,可以改善交通秩序、稳定社会治安,对城市发展起到净化作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禁令”给快递企业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并且严重影响了整个快递行业的健康发展。于是,在矛盾的机制中,质疑声油然而起——电动三轮车到底该不该“禁”?
按照现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第三十九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具体情况,可以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采取疏导、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因此,对两轮摩托车、电动三轮车采取市区中心区域禁行的交通管制措施是有法律依据的。
但是,当前我国在城市建设中仍处于发展阶段,交通运输体系尚未完整,而两轮摩托车、电动三轮车在实际生活中又扮演着重要角色,此时对其采取全面禁行,似乎显得并不明智。
笔者认为,针对交通安全的问题,国家应该积极整治,而不是全面限制。对于“禁令”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如何应对“禁令”?
博弈在任何时候都会存在。有人对“禁令”看好,有人却愁眉不展。然而,无论“禁令”机制是否公平合理,如今,他给快递行业带来的冲击已成定局。眼下,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禁令”面前,快递企业既要做到绝对服从,同时,还要保证正常运营,那么,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安全方面,快递企业应该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工作,使其树立起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行驶的意识;
其次,为了使上路更加合法化,建议快递企业加强统一规范管理,即统一对电动三轮车办理牌照,组织从业人员统一考取驾照,严格做到持证上岗、合法上路;
再次,建议快递企业制定一套安全出行的考核标准,对于文明驾驶的从业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可以调动大家安全工作的积极性;最后,在配送的过程中,建立一套互相监督的制约机制,也可以起到提高从业人员道路安全行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