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国家发改委在“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已经完成了对12家日本企业实施汽车零部件和轴承价格垄断案的调查工作,并将依法进行处罚。8月20日,因主要涉嫌串通竞标和协商涨价等“横向垄断”行为,国家发改委向日本精工等12家日系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开出了共计12.35亿元的史上最高反垄断罚单。
与以往反垄断调查不同的是,此次更着重于对汽车零部件的调查。但零部件的垄断,某种程度上也是汽配业供应链的垄断,因为零部件贯穿于汽车消费的整个生命周期,它对汽车行业的危害是隐蔽且巨大,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也冲击着民族工业之根基,致使民营零部件企业生存陷于困境之中。
困境一:零部件垄断致使消费者没有太多的选择权和议价权,消费者成为了这条利益链的最后“埋单者”。
过高的汽车零部件价格已经成为中国汽车行业饱受诟病的主要源头,致使消费者“买得起车换不起零部件”。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一切市场的运行应是有规范约束的,消费者不可能永远“沉默”的为汽配业供应链垄断而买单,长此以往,终有一天零部件会成为压倒消费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困境二:过度依赖外资致使自主品牌车企没有生存和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汽车企业,尤其是日系合资企业对日本零部件供应商依赖度较高。根据中研普华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从日本进口额为95.8亿美元,占零部件进口总额的27%。如此高的市场额足以表明我国汽配业供应链深陷外资垄断。纵观以往,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廉价劳动力成本与资源成本而不是核心技术。但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再加上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的不断上涨,厂商的利润空间面临缩减,民营车企很难生存,更何谈发展。8月2日的江苏昆山汽车轮毂抛光车间车间爆炸,表面看暴露出来的是生产安全问题,实则是将民营零部件企业的生存困境再度展示在人们面前。(作者单位为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