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携手大数据真爱还是陷阱?
2015-10-26 10:03:00
1067
0
第一物流网 刘 毅
  没有大数据的信息积淀,则云计算的计算能力再强大,也难以找到用武之地;没有云计算的处理能力,则大数据的信息积淀再丰富,也终究只是镜花水月。

  

       云计算与大数据并不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二者有着极为亲密的关系。大数据的真实价值就像漂浮在海洋中的冰山,第一眼只能看到冰山的一角,绝大部分都隐藏在表面之下。而发掘数据价值、征服数据海洋的“动力”就是云计算。

  云计算和大数据,天作之合

  有人曾这样来解释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区别:云计算就是硬件资源的虚拟化,大数据就是海量资源的高效处理。这一解释虽然可以简单理解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区别,但却并不完全正确。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并不在于储存了多么庞大的数据,而在于是否能够挖掘数据意义,并对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云则是由易于使用的虚拟资源构成的一个巨大资源池,包括硬件资源、部署平台以及相应的服务。根据不同的负载,这些资源可以动态地重新配置,以达到一个最理想的资源使用状态。所以云计算关注的是IT的基础架构与计算能力。

  没有大数据的信息积淀,则云计算的计算能力再强大,也难以找到用武之地;没有云计算的处理能力,则大数据的信息积淀再丰富,也终究只是镜花水月。

  大数据变现:陷阱丛生的云计算

  互联网思维一直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谋求大数据,依靠大数据变现才是低价云服务的真实企图。当我们为低价的云服务雀跃不已时,赖以生存的数据已经成为别人嘴中的一块肥肉。数据被人觊觎,相当一批大中型企业在业务云化的进程中顾虑非常多,畏首不前。

  一家不要“大数据”的厂商,底气何来?在山头林立的云计算服务商中,有一家厂商显得颇为“标新立异”:在今年9月18日举办的华为云计算大会(HCC2015)上,华为IT产品线总裁郑叶来在演讲中幽默地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是有限的,所以华为向上不做应用,向下不碰数据。”华为如此承诺,能否给云计算市场带来一阵新风,打消政企客户对数据安全的疑虑呢?华为的这份承诺可信么?它又凭什么做出这份承诺?

  在HCC2015大会上,郑叶来表示:“华为一直在讲‘精简IT’,其实就是想要让数据中心里面的盒子更简单,华为的目标简单来说就是把盒子变的更简单,让软件平台更开放。”从中不难看出,华为的重点有两个:一是硬件,致力于让盒子更加简单;二是软件,努力让平台更加开放。谋求大数据变现,从来就不是华为的业务方向,也不是华为的业务专长。我们有理由相信华为做出的承诺确实可信,但华为这般“特立独行”,又何来的底气呢?

  如果仔细研究下华为云计算的发展历史,或许就很容易发现华为底气何来:2010年,华为启动“云帆计划”,正式宣布进军云计算领域;2011年,华为成立IT产品线,主打云化IT; 2014年,华为云操作系统入选Gartner云操作系统挑战者象限,这是Gartner首次将这一名额颁给亚洲国家厂商;2015年华为正式发布公有云服务;HCC2015大会上,华为发布了FusionSphere 6.0,作为一款企业级的开放的云操作系统,能够100%的的兼容OpenStack生态,也兼容Docker的生态,针对企业级应用,增加了主流软件的认证,超过5千家的认证。

  热闹的中国云计算市场虽然厂商众多,但很少有像华为这样已经形成从计算、存储到网络,再到操作系统的端到端云计算解决方案供应商。迄今为止,华为已构建了一张具有十余个节点,覆盖全国的云服务网络,机房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成为了网络覆盖最广的公有云服务商之一。
点赞
收藏
刘 毅
共发表3篇作品
最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