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政策性金融再定位
2015-08-20 10:33:56
929
0
《财经》杂志 由曦 曲艳丽
  转轨经济的实践表明,政策性机构容易有过度扩张的冲动,成为只注重执行国家计划而忽视财务绩效的非企业化实体;往往对可持续发展重视不够,容易有约束机制(特别是资本约束)欠缺和反复申请政策优惠的倾向。

  从1992年中共“十四大”算起,中国政策性金融的改革发展之路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此间,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国家开发银行(“国开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口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发行”)三家为代表的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对国家政策项目进行资金支持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自身的转型发展之路。其间历程可谓“一波三折”,既有成绩也不乏问题。

  如今,更多的人意识到,在国内经济增速下滑、投资不振的情况下,需要让“开发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发挥更大的政策引导作用,而与此同时,“一带一路”等走出去战略,也要求这些机构配合实施。但另一方面,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政策性金融机构本身也需要加强资本约束,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2015年8月18日,记者从央行了解到,由央行牵头起草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方案,先后于2014年12月、2015年3月获得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方案获批后,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稳步推进落实改革方案各项内容。7月15日、7月20日,国家外汇储备通过其投资平台公司-- 梧桐树投资平台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向国开行注资480亿美元、向中国进出口银行注资450亿美元。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

  始于博鳌论坛期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接受了媒体专访。随着改革的纵深推进,近日就此话题再次采访了周行长。作为中国政策性金融改革的亲历者和主导者之一,他向记者娓娓道来政策性金融在中国发展的背景和过程,阐释了此轮改革方案的方向和思路。

  改革背景与思路

  记者: “政策性金融”的改革与讨论可谓一波三折,而央行牵头提出的关于三家政策性银行(国开行、进出口行、农发行)的改革方案已经在近期揭晓,您能否介绍此轮改革的背景与思路?

  周小川: 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经历了周期性变化,对其的理解也在不断演进和深化。

  政策性银行源自于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的设计。当时的想法是把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分离,让专业银行真正转型为商业银行。后来,农口说也需要一个,就成了三家。

  其时的工、农、中、建被称为四大专业银行。所谓专业银行,就是按专业领域划定疆域区隔,而非通过竞争来改善金融服务和资源配置;各领域内具有政策性含义的业务也要由专业银行来承担。例如,国家要支持的农业领域,农业银行就要出资放贷;工业领域的项目资金支持主要靠工行。当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有些工厂非常困难,工人过年吃顿饺子都要借钱,这就有所谓的“包饺子贷款”;还有一些按生产线发放的贷款,即使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只要某条生产线生产的产品有市场需求就可以申请贷款,这种类型的贷款叫做“封闭贷款”,但实际上贷款主体是企业,企业将资金具体用到哪里,银行很难搞清楚。

  在这种情况下,专业银行无法按照改革设计顺利转型为提供竞争性金融服务的商业银行。如何解决?这就有了建立政策性金融的考虑,即政策性业务由政策性银行来承担,而工、农、中、建四家银行不再承担政策性业务,真正走向商业化改革。

  起初,大家对政策性银行的看法比较负面,认为政策性银行的任务就是承担经济转轨期间的“转轨成本”,将来如果经营得不好,或者转轨接近完成时,任务完成了就关掉。在政策性银行发展的过程中,1999年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也承接了一部分政策性不良资产,比如国开行就剥离了煤炭行业的一些不良资产。

  道理上,政策性金融是准财政性功能,需财政给予补贴或支持。但90年代我国财政很困难,税收占GDP仅为10%出头。结果,国开行自己逐渐摸索出一条服务国家战略、依托信用支持、不靠补贴、市场运作、自主经营、注重长期、保本微利、财务可持续的称作“开发性金融”的路子。其实,这也是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概念,使“开发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有了区别。

  前段时间我读《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有篇关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文章,题目是“开发性金融的影响”,就使用了开发性金融的概念。

  记者:我们注意到,三家政策性银行中,其中两家(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会在“走出去”方面,起到相当突出的角色,这跟“一带一路”有怎样的关系?

  周小川:相当一部分“走出去”项目都可以看到国开行和口行的身影。这之前,它们已做了不少工作,响应国家“走出去”号召,部署了不少力量,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做了大量的工作。

  应当说,商业银行也在“走出去”,也做了不少工作。由于前一阶段商业银行处在内部改革的过程中,发展海外业务较为稳健、谨慎。国开行和口行则步子更大一些,抓住机会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国开行通过很多自己的努力支持了一些新区域的“走出去”;进出口银行原本主要支持贸易,后来也设立了专门的投资基金,主动参与投资项目。总体上看,政策性银行、开发性银行在“一带一路”方面确实做了大量工作。同时,国开行和口行也是丝路基金的出资者。

  下一步,资产质量的把握至关重要。如果资产质量把握得好,政策性银行和开发性银行就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如果资产质量把握得不好,也会有阶段性的收缩和调整。在这方面,三家银行和商业银行面临的资本约束是类似的。

  定位开发性金融

  记者:那么结合中国的国情来看,新一轮改革对政策性金融又是怎样定位的?

  周小川:国开行原董事长陈元同志对此有建立在实践经验基础上的论述,我就不去定义了,只讲点理解。首先,开发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存在区别。政策性金融强调政策需要,不太强调盈亏,亏损会由国家补贴。因此,政策性金融也容易引发争议。比如,既然是国家政策需要,为什么不用预算资金?这中间会不会有一些灰色地带,应该怎样做更好?而开发性金融则有所不同,开展的是符合国家发展战略但不亏损的业务。例如90年代后期国开行支持的“两基一支”(即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后来的支持“走出去”。尽管业务随着国家战略的导向会发生动态变化,但经营方针是总体上不能亏损——有人将这种模式归纳为“保本微利”,要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其次,传统的商业金融体系中缺少中长期融资的支柱。中短期的业务可能商业性金融能做好,长期的业务却往往有空缺,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在长期融资领域存在缺陷,需加以补充。因此,国开行提出需要有开发性金融去发挥补充市场和培育市场的功能。

  国家对开发性金融的支持表现为一种增信(Credit Enhancement)。从融资的角度看,开发性金融不吸收储蓄存款,主要依靠特定增信后在银行间市场发债融资。融资成本不是太高,但是也不便宜,比存款基准利率要高。虽然商业银行依据存款基准利率定价并吸收存款,但考虑到商业银行吸收存款有经营成本,还有机构人员开支,所以两者相比,开发性金融在融资方面略具一点成本优势,体现出增信的作用。增信不同于担保或兜底,方法也有若干种,目前,人民银行和监管部门将政策性银行的债券定义为“政策性金融债”,就是给予一定的增信支持。国家对开发性金融并没有明确的财政担保,财政也没有出具安慰函。此外,国开行做的业务中有一部分是地方政府统借统还的,今后还需要更多地探讨不依赖地方政府的路子。

  从这些方面看,中国最初创立开发性金融时并没有形成关于业务模式的完整体系,但是摸索了一些基于国家战略、自主经营、自主决策的路子;同时强调保本微利,也就意味着讲求效益,不能赔钱。

  记者:就经济学思潮而言,全球历史上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开发性金融经历了思潮的演变,是否也与此有关?

  周小川:对,最初全球的思潮不太倾向于开发性金融。一方面是因为开发性金融很可能亏损;另一方面,这和主流经济学的变迁也有很大关系,经历过五、六十年代的凯恩斯主义及其后的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盛行后,八十年代兴起了新保守主义,随着英国撒切尔政府强调市场和私营部门,限制政府干预,全球都倾向于相信:当政府更加依赖市场化运作时,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就不那么重要了。

  这个周期中的一个重大事件是日本长期信用银行(Long-term Credit Bank of Japan)的倒闭。日本长期信用银行的运行模式类似国开行,不吸收存款,主要依靠发债,注重为长期项目融资。由于其准政府色彩,发债成本略低。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泡沫经济进入高峰期,在海外投资的狂潮中,从高尔夫球场到洛克菲勒大厦,背后都有日本长期信用银行的身影。九十年代后期,由于不堪巨额损失,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倒闭,这加剧了其后相当长时间全球范围内对开发性金融的否定思潮。

  因此,在亚洲金融风波以后,全球的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都在走下坡路。德国邮储银行进行了私有化改革,日本的小泉政府也提出要将日本邮储银行全面私有化。欧洲投资银行(EIB)也启动转型,缩减以往的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而转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直至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之前,全球基本都延续了这样的看法和倾向。

  但在本轮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发现,具有一定外部性的公共融资难觅投资者,尤其是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和一些涉及重要战略领域的融资。于是开始想办法用好开发性金融,原本计划把开发性金融转型为商业性金融的国家,有些在摇摆,有些干脆转回来。

  此外,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的商业性金融体系都出现了“惜贷”的情形。一方面源自商业银行自身的资产负债表状况不佳;另一方面则是从回避风险的角度出发,商业银行当时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少发放贷款而持有现金,哪怕囤积现金也不贷款。这些现象也使人们重新讨论对开发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认识,即:可能还是需要开发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而非全部都靠商业性金融机构。

  国际上的G30(经济、金融名人论坛)2009年开始进行关于长期融资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并撰写报告。该报告提出,金融危机过后,全球金融体系还没有为支持经济增长做好提供充足长期融资的准备,应该创设新的金融工具和专门的长期融资机构;其中专门提及,亚洲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可运用多余的外汇储备,以形成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2012年对报告进行讨论的时候,G30注意到中国的国开行、巴西的开发银行(BNDES)在中长期开发和投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还特别提到了国开行原董事长陈元同志关于开发性金融那本书——《政府与市场之间:开发性金融的中国探索》。

  最近,欧盟推出的3150亿欧元的投资计划——“容克计划(Juncker's Investment Plan)”,很大程度上也是依靠欧洲投资银行(EIB)来实施的。EIB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间也有过方向调整,但如今“容克计划”的推出正好使其派上用场。

  还有件事需要提一下,西方国家80年代末开始的税收改革也与前述经济思潮的转变相联系,一是改掉过高的所得税税率和高额累进制,实行宽税基、简税率;二是大力推行使用者付费,比如收费公路之类。这使得过去许多人认为只能财政出钱干的事,变成有可能让市场来解决,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可以略低一些。这对开发性金融很重要,在传统的纯公益性和商业性之间出现一个区间,可以探讨如何去实现、去融资。其实,当前广泛谈论的PPP也是这种探索。


点赞
收藏
由曦 曲艳丽
共发表3篇作品
最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