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风口下,智能化和电动化成为发展汽车业的两大机遇,为汽车产业的未来指明了新路径。传统汽车产业未来必须要运用新技术,走智能化路线。为此,北汽集团近日组建了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新技术研究院(下称“新技术研究院”),主攻汽车领域前瞻技术开发,北汽的技术转型战略也由此步入深水区。
眼下,智能化、电动化、轻量化等新技术成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角力点,也因此成为各大车企追逐的焦点。发力新技术成为行业转型的需要,事实上,单一攻克某项新技术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系统、全面地追踪并不失先机地掌握这些新技术,这才是新常态下车企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基础。北汽集团总法律顾问周榕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对此解释说:“整体而言,国内车企在新技术领域的探索刚刚起步。相较传统汽车技术,自主品牌在新技术领域更容易取得突破。北汽集团在业内率先成立新技术研究院的目的,就是要成为发展中国汽车技术、做强中国汽车产业的排头兵。”
行业进入新常态,车企想在销量上迈大步的发展思路不再现实。随着汽车市场消费结构的升级以及行业对于节能、环保概念的重视,下一阶段,车企拼的就是以智能化、电动化、轻量化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北汽较早提出以研发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从一般要素驱动的传统汽车企业,向致力资源驱动的创新型企业转变。几年间,北汽迅速形成了由一个研发基地和所属重点企业研究院所组成的北汽自主研发体系,初步形成自主品牌乘用车、越野车、商用车、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研发能力。
在北京汽车研究院总裁助理荣辉看来,北汽新技术研究院并不是从零开始。“得益于北汽较早在智能化、电动化、轻量化等领域的提前布局,新技术研究院在北汽现有的前沿技术成果上,进一步深化并持续向其他新领域拓展。”荣辉说。同时,北汽集团不仅在产品层面进行智能化、电动化、轻量化等探索,还将在新商业模式上展开深入研究。荣辉说:“根据北汽由制造型企业向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型和创新型企业战略转型的需求,北汽集团的转型覆盖汽车设计、制造、销售、售后等所有环节,并融合技术创新、组织方式创新和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