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30度线:串起百废待兴的淘金地
2014-09-18 16:26:00
833
0
第一物流网 

  谈及当下被各界关注的国务院“一带一路”政策,对许多人来说,或许只是四个字,或许只是一个概念。但对于国家新“丝绸之路”政策背后的重要策划人,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唐淳风来说,这却意味着:海量图文资料的研究,万里跋涉的实地考察,锲而不舍的上书谏言……

  当看到国务院等相关部门对谏言的批示,当2013年习主席访问中亚五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唐淳风的欣慰不言而喻。多年来默默无闻的研究,能结晶成国家战略性政策,这是对政策研究者最好的激励。

  万里开发长廊拓新需求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本质就是解决市场需求问题。”曾任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经济参赞、商务部市场部主任的唐淳风对《现代物流报》记者说。在投身国家政策研究领域后,唐淳风前瞻性、战略性而又不失务实性的视角,让其研究也有别于许多院校出身的学者。

  但为什么说是解决需求问题?这个问题跟新“丝绸之路”政策有什么关联?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也冲击着中国外贸和国内经济。唐淳风也是在这个时候,再次做起“丝绸之路”的相关政策调研。

  “经济危机为什么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甚至冲击中国市场?因为一些市场的需求饱和了!”唐淳风对《现代物流报》记者说,“市场需求是什么?就是人的需求。市场发展就是要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长期依赖欧美发达国家市场。当这些市场遭遇经济危机,市场就逐渐萎缩;当发达国家贸易保护,市场就可能消失,部分出口企业陷入倒闭。”

  唐淳风在2009年给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的信中,还从科技发展与产能过剩等角度深入探讨,分析了全球市场供需矛盾的原因和出路。他在信中指出,“当今的科技水平,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能力。不少国家的一个家电集团或汽车厂家就有满足全球需求的能力,那么世界其它国家的同类企业,就全都成了过剩产能。要避免出现全球化的恶性竞争,唯一的办法就是为消化全世界的过剩产能寻找出路,这才能使世界经济从根本上走出危机。”

  “解决产能过剩,就需要寻找新兴市场拉动增长”。但最具增长空间的新兴市场在哪里?唐淳风在做了大量比较分析,指出“不在经济发达的欧洲地区,也不在俄罗斯这个在全球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虽然与中国相邻,虽然人口约1.44亿人,但工业基础相对较好,地广人稀。

  全球最具市场开发潜力的市场,在沿着北纬30度线的西亚和北非等阿拉伯国家和地区--是全球人口高度密集地区,也是经济遭受政治因素影响最严重地区。这些地区恰恰也是古丝绸之路途经的国家。唐淳风提出一个大胆设想,沿着北纬30度线建设万里开发长廊,把全球最大的制造国家中国和全球最具开发潜力的市场阿拉伯国家市场联通。

  开设万里开发走廊,解决全球失衡的供需关系。唐淳风也是再给全球市场供需关系的平衡提供一支新“平衡杆”。在充分调研分析之后,唐淳风也坚信这个设想的可行性,随后在2009年11月,唐淳风开始向国务院等有关部门和国家领导谏言《建二万六千里开发走廊,开创全球经济新局面》。

  二万六千里开发走廊覆盖了哪些地区,如何成为“一带一路”等政策的基础?

  北纬30度线上百废待兴

  在许多人看来,北纬30度线连接的阿拉伯地区,也是目前地缘政治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唐淳风却大胆地把“平衡杆”画这里,是不是在钢丝绳上找平衡?

  唐淳风却有自己的判断:其一,长期以来,北纬30度地区长期陷入战乱和民主革命的泥淖里,百废待兴。但无论怎么民主革命,人的生存需求永远是第一位的。例如阿富汗打了30年的仗,从公共基础设施、民生经济到产业重建几乎都需要从零开始,但他们无法依赖自身力量迅速重建。谁能帮上忙?

  其二,美欧等发达国家长期在阿拉伯地区扶持一些势力,遏制一些势力,但这也带来了战乱。阿拉伯地区的人民因此对一些西方国家产生厌恶感,但对中国却普遍没有这种情绪。万里开发走廊将阿拉伯国家连成一线。对推动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民族复兴都意义深远。北纬30度线也可以说是穆斯林世界的团结线、发展线和幸福线。

  其三,市场需求就是人的需求。该地区是人口高密及地区。仅仅巴基斯坦(1.97亿人)、阿富汗(3042万人)、伊朗(7760万人)、叙利亚(2253万)、伊拉克(3123万人)、埃及(9455万人)、利比亚(715万人)、阿尔及利亚(3810万人)8个主要阿拉伯国家,合计人口已经约5亿人,相当于整个欧盟的人口。庞大的人口数量决定者庞大的市场需求。

  其四,欧美许多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当前经济持续低迷,已经自顾不暇,而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最大制造业国家的中国,却有充裕的资金、生产技术等,有能力和实力,更有包容的合作姿态投资该地区。

  2014年6月5日,“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讲话再次明确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是互利共赢之路,将带动各国经济更加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各国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和就业增长点,增强各国经济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

  中国企业要抓住新商机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工作的推进,对广大中国运输和物流企业来说,北纬30度沿线地区市场的价值也日益凸显,沿线的铁路、海运、航空、公路等物流市场都蕴藏巨大的商机。

  在唐淳风设计的国际开发走廊中,4600公里在中国,其余8578公里基本上都在阿拉伯国家境内。这包括巴基斯坦境内1256公里、阿富汗境内512公里、伊朗境内1208公里、伊拉克境内362公里、科威特境内102公里、沙特境内590公里、约旦境内233公里、以色列境内33公里、埃及境内960公里、利比亚境内1475公里、阿尔及利亚境内1405公里、摩洛哥境内442公里。1公里等于2华里,用华里算是26356里,因此称为“26000里开发走廊”。

  在唐淳风设想中,万里开发走廊以时速500公里的高速铁路为核心,辅以区间铁路、高速公路、油气管道、重要枢纽,形成一条由太平洋西岸至大西洋东岸的陆路交通运输大动脉,并串联各大南北通行的交通干线,形成贯通东西南北的高速交通网。在这个投资建设过程中,中国不能只提供交通基建,相关物流企业也要抓住沿线经济带的建设机遇。

  当前中国和中亚及阿拉伯等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虽被简称为“一带一路”,但本质上和万里开发走廊一致。唐淳风的设想不仅是陆路上的万里开发走廊,还有海运等立体通道的发展。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