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功效:振兴装备制造业实现中国梦
2015-06-19 10:58:00
1083
0
现代物流报  王乐
  由于全球经济的疲软,目前各国都在抢夺制造业的制高点,这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更是为了保持自己国家的创新能力。实践证明,一个国家的制造业与其创新能力有着紧密的联系。今后,通过振兴装备制造业提升整个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将越来越明显。

  近日,《现代物流报》记者专访了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主任刘功效,他从我国装备制造业现存的三大优势、国际市场带来的机遇以及升级版的出口战略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装备制造业存三大优势

  当下,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产业优势。中国装备已经走出了“傻大黑粗”的低端形象,2014年,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超过20万亿元,占全球比重1/3,稳居世界首位。在机械装备领域,电力装备的制造总量大约占世界的61%,造船工业的总量占世界的41%,机床占世界的38%以上。中国高铁已经建成1.6万公里,在建1万多公里,高铁拥有量位居世界第一。2014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出口额达6.8万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品出口的56.8%。装备制造业经过多年积累,已形成比较健全的现代产业体系,拥有了较为完整的系统集成能力。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诸多领域的制造水平,即使不是最先进的,也是比较先进的。从国际合作领域看,我们已经从过去的一般加工业、一般产品的贸易出口,逐步开始转向技术、资金、装备的集成化出口路径。中国装备在价格、质量、总承包工期、维保服务方面有明显优势,性价比也很高。这些方面都充分体现了我们装备产业的优势。

  企业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培育并成长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2014年,中国装备制造业有56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中车、中联重科、三一重工、中船重工、华为等企业都处于全球领先位置。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也在提高,不少企业在国外建立了分支机构、研发中心,为把握国际市场商机、适应不同国家的市场环境创造了良好条件。

  政策优势。今年,国家在政策层面对国内装备制造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3月份,国家出台了首台(套)重大装备保险补偿试点,覆盖360多项装备产品。5月17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从信贷、金融、出口信用保险、企业境外发债等方面,为我国装备产业和装备能力走出去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扬帆出海大有机遇在

  现如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及其他第三世界国家有很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包括中东欧等一些国家,基础设施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甚至有些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也面临老化,需要更新换代。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成熟的经验和技术,工程机械、发电设备、高铁等装备质量上乘、性价比高,具有很强的规模和技术优势,在许多国家受到欢迎。5月1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将钢铁、有色、建材、铁路、电力、化工、轻纺、汽车、通信、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作为重点行业,分类实施,有序推进。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中国需要推动产能和装备“出海”,帮企业开辟国际市场,消化国内过剩产能。以拉美国家为例,对其而言,稳定经济增长急需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减少对大宗商品出口的依赖。过去我们向拉美出口的主要是廉价工业品,从拉美进口的也是初级的大宗商品。这种模式已经不可持续。那么中拉合作的升级版是什么?其核心就在于通过把产品的贸易、产品的输出推进到产业的输出和能力输出上来,这恰恰是我们在新时期能够输出,拉美又迫切需要的合作。这就是“合”的源起。但我们不能只理解了这个源起,还要关注“合”的结果,也就是要注意实现这个“合”要防控的风险。

  这些风险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政治风险,有些国家政治动荡,项目容易搁浅,甚至前期投资打水漂。其二,经济风险,有些国家债务情况很糟糕,财政、经济等许多方面都不怎么好,容易出现“吃”掉中方投资,而不兑现合同。其三,安全风险,例如战乱、落后导致治安环境差、灾害、流行病等。

  升级版“走出去”更具国际范儿

  《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主要是推进经济发展“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中“出口”的重要举措,也是改进我国出口业态的新举措。过去我们主要是一般加工、一般产品的出口,今后我们希望输出产业而不只是产品,同时还要输出基于这些产业积累起来的能力,是实实在在的升级版“走出去”。《中国制造2025》注重的是产业内生能力的提升,突出的是技术创新、环境友好、产业由大变强。当然,这两者之间是有关联性的,产业和能力的输出能反作用于制造业由大变强,一方面,通过产能输出,消化国内过剩的产能,为产业转型升级创造积极条件,另一方面,输出产能的过程中,是把我们的产能与发达国家同台竞技,这样也能倒逼我们产业的转型升级。

  今后,可以预见的是,更加注重企业抱团出海,产业链出海,而不仅仅是之前的单个企业出海。例如,企业增加在境外建立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的力度。大企业可以带动小企业合作出海,也可以是核心企业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以全产业链的方式推进走出去。

  此外,我国近年来密集出台了有利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等。我想对中国的制造业来说,不能简单理解为带来了机遇,创造了条件。这是实现我国制造业中国梦的重要举措,也就是说我国的制造业不仅仅是中国的制造业,也要是全球的制造业。就像现在的“苹果”、“IBM”仅仅是美国的吗?“西门子”、“SAP”仅仅是德国的吗?
点赞
收藏
王乐
共发表4篇作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