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合作规避物流金融风险
2015-06-02 13:37:09
883
0
现代物流报 邓巍 张伟
       对于物流企业而言,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客户资信、质押货物的选择和保管,以及内部操作运营。


  以仓储为例,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一是客户资信风险。客户的业务能力、业务量及商品来源的合法性,对仓库来说都是潜在的风险。在滚动提货时提好补坏,还有以次充好的质量风险;二是仓单风险。仓单是质押贷款和提货的凭证,是有价证券也是物权证券,但目前仓库所开据的仓单还不够规范,如,有的仓库甚至以入库单作质押凭证,以提货单作提货凭证;三是质押商品选择风险。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适合作仓单质押,因为有些商品价格季节性波动较大,有些商品保质期短而极易变质。若以此类商品作质押,风险则难以管控;四是商品监管风险。在质押商品的监管方面,由于仓库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信息失真或信息滞后都会导致一方决策的失误,极易造成质押商品的监管风险。

  那么,物流企业又该如何规避供应链金融风险呢?

  首先,要加强对物流监管方的准入管理。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物流监管方起到的是“监管者”“中间者”“信息中枢”的作用。物流监管方不仅受银行委托对客户提供的抵、质押物实现专业化的监管,确保质押物安全、有效,而且还掌握了整个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货物出库、运输、入库等信息的动态变化。银行正是通过物流监管方对质押物的监管来实现物流和资金流的无缝对接。但是,当前物流监管方中存在的缺乏专业技能和诚信、企业资质参差不齐、运输和仓储监管的规范不标准,以及借款人和物流企业联合欺诈银行等现象,使得对物流监管方的准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防止物流监管方操作不规范、管理制度缺陷给银行带来的损失,则应该重点选择经营规模大、知名度较高、资信情况良好、管理技术先进、操作规范完善、监管程序严谨,以及员工素质较高的监管方进行合作。

  其次,要提高对中小企业的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中小企业的特点是投资风险相对较高,这就对银行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银行要努力提高对中小企业真实信息的掌控能力,把握好企业经营活动、管理能力、信用意识、资金运营、资产分布,已及关联交易等的真实情况;二是银行要通过建立适合中小企业客户的信用等级评定体系,如实揭示中小企业客户的信用风险,合理确定中小企业的授信控制量,防止信用评级不客观和授信不及时而把优质中小企业排斥在信贷支持对象之外;三是银行应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贷后管理,规范贷后管理操作程序,深入企业跟踪检查,实行贷后动态监控,掌握企业的贷款使用、存货增减、货款回笼、固定资产变化等情况。通过对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实力、抵押品价值、行业与经营环境的变化等因素的连续监测和分析,了解企业的偿还能力是否发生变化,从而可以帮助银行及时地发现问题、及时地调整相关政策和措施、及时地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有效防范和降低贷款风险的目的。

  然而,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金融领域也不例外。在供应链金融中,其实际运作会牵扯到很多不同类型的企业,因此极易滋生风险问题和法律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层面给予一定的宏观调控,组织法律、物流、金融领域的相关人才制定一个完善的、具有很强适应性的法律制度来为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作者单位为陕西科技大学)
点赞
收藏
邓巍 张伟
共发表1篇作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