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狂飙突进 传统银行需开放心态
2015-03-17 09:07:25
1115
0
广州日报 李婧暄
       2014年是互联网金融爆发式增长的成长年,也是传统银行业大举改革的调整年。从各家银行纷纷推出互联网金融产品,再到直销银行的面世,传统银行业2015的关键词只有一个——“变革”。


  利好刺激难解银行压力

  证监会发言人张晓军日前称,目前正研究商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在风险隔离基础上申请证券期货业务牌照有关制度和配套安排。这表明银行做券商得到了监管层的支持。

  事实上,2015年,银行业面临着较大的不良资产压力和利润增速放缓的压力,整体利好刺激有限。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1.64%,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29%,是20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地方债务清理、房地产市场震荡及过剩产能调整等境况,将令2015年银行不良贷款在高位运行。

  多位分析人士都表示,2015年将出现多次降息降准的动作,而近期的这次降息也再次打击了银行股的热度,市场普遍下调银行股2015年的盈利预测。另一方面,银行从业人员的收入也在下降,不少银行从业人员转战互联网金融、民营银行等阵地。人才流失也让传统银行业压力重重。

  直销银行横空出世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年底网贷运营平台已达1575家,而2013年年底,这个数字仅有800家,一年时间几乎翻倍。从余额宝的问世,再到各类网贷平台的崛起,再到民营银行微众银行的开设,传统金融业坐以待毙的姿态再也无法对逐渐流失的客户群和存款视而不见。

  央行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银行业三季度存款为112.7万亿元,减少9500亿元,这是自1999年以来存款首次下降。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迅速兴起,不少资金从银行“搬家”。随后,银行迅速转变思路,也推出各种宝宝产品与之抗衡。数据显示,银行系宝宝在2014年规模翻倍,由年初的不到2000亿规模增长到2014年年底的4579亿规模,总体涨幅超过100%。除了银行系宝宝的诞生,传统银行还顺应改革推出直销银行。去年年初,民生银行正式推出直销银行,随后,兴业银行、平安银行等也相继在直销银行上试水。

  银行业“开放”心态仍需重建

  “传统银行转型,问题依旧很多。最大的问题还是企业文化。传统金融机构是把安全性放在首位,客户体验方面不如互联网金融。而互联网金融更强调客户体验,所以效率、便利等方面明显比传统金融机构强。”某银行总行相关人士表示。

  产品、大数据、渠道等也是传统银行业转型的大问题。“对金融产品尤其是结构化金融产品的理解和定制能力是银行的强项。但是,散发的创新、低成本的运作、小而美的实验不断涌现,银行要以开放的心态顺应这种跨界和弥散趋势。”有专家表示。广发银行首席信贷官林亚臣判断,未来的主流银行还是传统银行嫁接新科技,互联网银行只是对银行业的补充。
点赞
收藏
李婧暄
共发表2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