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大力推动区域联动治超,凡地域相邻、经济社会联系密切、超限运输车辆跨区行驶较为集中的市,可根据路网结构、地域特征以及车流分布特点,积极采取区域联动的治理模式,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联合治理。
要继续加强流动稽查,组建多部门人员参加的流动稽查队,不定时、不定点上路稽查,确保稽查不留死角。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投入,切实加强对现有公路超限检测站的升级改造工作和日常运行管理,绝不允许因经费、人员短缺而导致站点停运漏检,同时要坚决杜绝以罚款养人和公路“三乱”的现象发生。
科技是推进治超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搞好治超工作的必要手段。省治超办要继续加大指导和检查力度,督促各地按照省里的统一安排,不断完善IC卡系统、监控信息平台、站点不停车检测系统,在实现三个系统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大投入,统筹建设,形成全省性的治超信息网络体系。
今年,要在从严控制固定公路治超检测站总量的基础上,坚持既经济又适用的原则,重点推进公路无人值守治超检测系统的规划和建设。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保障科技治超经费,加强对科技设备的维修和管理,坚决杜绝因维修、运营费用不落实而出现设施设备闲置和不能有效运行的现象。要通过运用科技手段,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管理,坚决杜绝违规违法操作,切实解决操作不规范、处罚随意性大、不透明、不公开等问题,以严厉的责任追究,维护治超纪律的严肃性,推进治超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加强领导 明确责任 推进建设治超工作长效机制
近年来,山西省通过全省集中治超,取得了一些成绩和宝贵的经验。关于在下一步应如何推进治超工作长效机制建设的问题,高建民给出了回答。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要继续强化“政府主抓,部门联动,属地管理”的治理机制。各市市长、县(区)长是治超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把治超工作纳入本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加强组织领导,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在认真履责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协作,密切配合,确保治超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各级治超办要发挥牵头作用,督促和协调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职、守土尽责。
二是要落实工作措施。要逐层落实到各市(县、区),逐项分解到各个部门,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和部门责任,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各级治超部门要通过经常性督察、专项督察等形式,切实加强对贯彻落实过程和结果的督促、检查、指导,确保一项一项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进一步加强治超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治超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治超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要严格考核问责。要继续将治超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从组织领导、经费保障、队伍建设、治超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要继续强化责任倒查、责任追究机制。对于路面查获的非法超限超载车辆,要逐级进行倒查,不管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省治超办要对因治超不力导致非法超限超载问题出现严重反弹的市县辖区的行政负责人进行责任追究,省交通运输厅还要对这些地方的交通项目实行限批一年的处罚。
四是要注重宣传教育。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特别是要将超限超载运输的危害性,有关治超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山西省治超工作取得的成果,采取的办法和措施,通过制作公益广告、播放警示教育片、在网络媒体开辟专栏、公开举报窗口等形式强化宣传,让社会各界认识治超、了解治超,进而支持治超、参与治超,这是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职责。“我们坚信,在交通运输部及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支持下,有了全省上下各部门、各行业的大力配合,有了社会各界群众的热情参与和支持,山西的治超工作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高建民表示,希望全省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以求真务实、扎实有力的工作举措,全力推动山西治超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