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一辆法拉利跑车在沪杭高速上一头扎入一辆大货车尾部,导致法拉利车上驾乘人员死亡。现场勘查表明,大货车未按法规要求加装侧后防护装置。此类事故数不胜数,一些名人也命丧于此。比如,知名演员牛振华驾驶奔驰车,在海淀区西直门外大街白石桥下由西向东行驶时,撞到同方向行驶的一辆解放大货车的尾部,导致死亡。
2014年的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表明,因货车未加装或未按法规要求加装侧后防护装置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人士表示,对此,有关货车侧后防护装置的标准将再次修订,各地车管、交警等部门也会在春节前掀起检查包括侧后防护装置在内的等事关货车安全性的风暴。
追尾货车更易导致人员伤亡
北京市祥龙物流集团总工程师魏振民表示,驾驶人的疲劳驾驶、注意力不集中,后车跟车太近,后车行车速度快都可能导致意外。发生意外时驾驶人反应时间不够致使处置不当极易造成追尾。一旦发生涉及到大型货车、挂车的追尾,伤害最大的是后面小型车。大货车的整体离地间隙很大,大梁后下部除悬挂备胎外,基本上没有遮拦,追尾时后面的小型车容易钻入货车底部,几乎所有的小汽车气囊触动装置都在车头前面,只有正面撞击时气囊才会弹开,所以小汽车追尾时如果钻入大货车的尾部,气囊不会被触动。人的坐高加上轿车的底盘高度刚好与货车的车厢高度差不多,一旦追尾,大货车后厢板就会撞向人的头部,这种情况下小车上驾乘人员的生还率很低。
“一般小车在时速100公里时发生正面碰撞,只要系上安全带、气囊打开,驾乘人员都不会有生命危险,但如果小车钻入货车底部,相对40公里的速度就可以要人命。”魏振民说。
侧后防护法规不断加严
货车、挂车的侧后防护装置能不同程度地减少对后车的危害,涉及大型货车、挂车的追尾事故可能是一般事故,也可能是重特大交通事故,区别就在于是否安装了侧后防撞装置。
正因为如此,法规极为重视货车侧后防护装置的安装。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谭秀卿表示,国家早在早在1994年就颁布了GB11567.2-1994《汽车和挂车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装置要求》标准,2001年又在原标准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后颁布施行了GB11567.2-2001《汽车和挂车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装置要求》,2004年出台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按照这些强制标准要求,对于那些应该安装后下部防护装置的车辆的后下部防护装置安装尺寸,后下部防护装置应该达到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2006年,公安部又下发了《关于加强机动车安全防护装置和反光标识等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公交管[2006]161号),现在全国都在使用的是《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三号修改单。三号修改单明确规定了强制安装防撞装置的车辆范围是所有在用的货车,新旧车辆都在强制安装范围之内。
“有关货车侧后防护装置的法规还会修订,目前已经在征求意见,修订的方向是根据近几年来交通状况实际提高货车运行安全性,并在追尾事故发生时尽量减少人员伤亡。”上述中汽协人士称。
卡车企业走在法规前面
法规规定,总质量大于3500公斤的货车(半挂牵引车除外)、货车底盘改装的专项作业车和挂车,应提供防止人员卷入的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装置,与车架或车体的可靠部位有效连接,不会因车辆正常行驶而松动。该装置对追尾碰撞的机动车应具有足够的阻挡能力,以防止发生钻入碰撞。侧面防护装置的下缘任何一点的离地高度应不大于550毫米,前缘和后缘应处在最靠近它的轮胎周向切面之后(前)300毫米的范围之内,后下部防护装置状态不可调整的车辆应不大于550毫米。
但在生产实践中,已有卡车企业突破了总质量大于3500公斤的界限,将侧后防护装置加装在总质量3500公斤以下的轻卡上。江淮商用车公司好运营销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不仅是轻卡,就连江淮好运微卡也可选装侧后防护装置。他还说:“江淮的做法是法规修订的方向。”
各地交警春节前检查货车侧后防护装置
日前,记者采访了北京市双桥交警队。该交警队负责人称,将在1月初到春节前对货车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车辆在规定期限内是否进行了安全技术检验;载货汽车、挂车是否在车身侧面及后下部安装防护装置、粘贴车身反光标识等。检查发现,部分驾驶人仍驾驶脱检、报废、拼改装车上路或不规范安装和使用防护装置、反光标识,严重影响道路交通管理秩序,危及市民出行安全。
检查期间,通州区各交警大队对辖区运输企业和有车单位的在用车辆安检情况和货运车辆粘贴车身反光标识、安装侧后部防护装置的情况进行摸底排查,清查逾期未检验、未按规定粘贴、安装或者粘贴、安装的式样、尺寸、质量不符合要求的车辆,督促机动车所属企业或机动车所有人整改。
安徽省合肥市车管局还将有关货车侧后防护装置的法规编入驾驶证科目一考试试题。该试题问道,《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规定,总质量在3.5吨以上的货车,挂车未按照国家规定安装侧后及后下部防护装置的,处警告或者多少元罚款?通过这个办法,货车驾驶员对安装侧后防护装置的意识更加敏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