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自主品牌今年转亏为盈的愿望再次落空,不仅无法达到年初盈利1亿的预期,并将在亏损的泥沼里继续深陷。
日前,英国一媒体在11月份的一篇报道中披露:上汽集团(SAIC Motor)表示其自有品牌业务在今年前9个月亏损39亿元人民币(合6.4亿美元)。若这一情况属实,上汽集团的自主品牌将持续第八年的亏损。
上汽自主板块连续第八年亏损
10月底,上汽集团公布了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685.47亿元,同比增长11.72%,前三季度净利润204.09亿元,同比增长13.40%。2013年上汽集团全年的营业收入为5658亿元,净利润355.8亿元。
针对报道中 “上汽自主品牌亏损39亿”这一数字,记者翻遍三季度报告,也没能得出亏损39亿的结果来。
11月中旬,就“上汽集团自主品牌前9个月是否亏损了39亿元”这个疑问,记者致电上汽集团。上汽集团向记者确认,之所以媒体曝出 “上汽自有品牌业务亏损39亿元”的消息,可能是媒体把上汽集团母公司报表等同于自主品牌报表的误读。实际上,母公司报表中除了上汽乘用车的运营损益外, 还包括集团总部的运营费用、新能源的研发等非乘用车版本的支出部分。
上汽集团的自主板块业务启动较早,但是一直未能实现盈利。在今年6月份一场股东分红大会上,有投资者对此质疑陈虹。而陈虹坦陈,虽然上汽自主品牌在8年间 铺开了各个细分市场,但品牌影响力较弱,至今仍未现盈利。主要原因是荣威550、750等中高端车型没有实现规模效益。此外,合资品牌不断下探,也进一步 加剧了自主品牌的下滑趋势。
通过分析上汽集团2013年财报,2013年上汽集团自主业务亏损一度扩大至65亿元,分析认为,造成亏损额大幅增加的可 能是由于当年自主研发投入当期费用化比例较高所致。对于上汽集团自主品牌今年前9个月亏损39亿元的情况,知名汽车行业评论员张志勇认为,这部分的亏损可能还包括了其他的运营费用,类似研发的投入或者人力成本的支出。
2014年是上汽集团自主品牌扭亏为盈的攻坚年。为此,刚履新的上汽掌门人陈虹动作频频。不仅拔擢此前上汽乘用车前任总经理王晓秋任集团副总裁,并同时担 任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总经理,还计划在硅谷设立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以作为捕捉国外先进技术动态的“窗口”,进一步提升上汽自主品牌的实力。此外,上汽集团 还大张旗鼓地进入车联网。
此前,新任上汽集团总裁陈志鑫曾提出,“2015年上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总体销售目标为50万辆”,而2013年上汽只完成了23万辆,这也是上汽乘用车 的盈亏平衡点。至于2014年,陈志鑫再次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极富悬念的任务——“销售26万辆,盈利1亿元”,刚好约为2015年销量目标的一半。
但2014年自主品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十二连降”,严峻的市场环境并没有给陈志鑫转亏为盈的机会。根据搜狐汽车数据库显示,2014年1-10月份,上 汽集团的自主品牌荣威和MG的总体销量为14.35万辆,同比下滑18.92%,距离26万辆的年度目标相距甚远。如果要实现盈利或者不亏损,在未来2个 月内,上汽集团的自主品牌荣威和MG的销量必须超过8万辆。这对上汽乘用车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2014年成自主品牌重创年
随着越来越多城市施行限购、合资品牌不断下探,从2013年9月份起,中国自主品牌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艰难的时期,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十二连降”的残酷局面。为此,于10月份以来,已经陆续披露的第三季度财报都有点“难看”。
隶属于一汽集团的自主品牌一汽夏利成了“亏损王”,亏损近7亿元,同比下滑600%。而系属同门的一汽轿车虽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15.76%,但净利润还是同比下滑了68.37%。同样出现赤字的还有江淮汽车,这也是江淮汽车五年来的首亏。
而在新能源车经营地风生水起的比亚迪同样面临利润下滑的尴尬。有自主品牌盈利“常青树”之称的长城也出现了利润消褪了,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下滑了9.49%。在众多自主品牌出现利润下滑的情况下,唯独长安汽车逆势飘红,净利润同比增长155.23%。
稳坐国内汽车市场头把交椅的上汽集团,其自主品牌连年亏损,让投资者们非常不满。在今年6月份一场股东分红的大会上,一位投资者便向刚履新的“双陈”频频发难:“作为国内汽车领先制造商,如果自主品牌做不大,销量再大又有多大意思?”
根据数据显示,2014年1-10月份,上海大众的总体销量为126.22万辆,在所有企业中排名第三,而上海通用的总体销量为137.69万, 在所有企业排名中位居第一。国内三大车企之一的一汽集团的合资公司业务同样赚得盆满钵益,一汽-大众的总体销量108.06万辆,在所有企业中排名第四。
作为中国最早在汽车制造领域探索经营的汽车企业,如一汽集团、上汽集团以及东风集团,其自主品牌业务不仅拖集团利润的后腿,其销售体量更是不如民营车企等后起之秀。在自主品牌板块领域,占据国内汽车市场前三位的三大国有车企都要倒挂着,末位排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