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华尔街日报》:中国造船业碾压美国,美国希冀扭转局面
(美国佛吉尼亚州诺福克造船厂停泊的海军舰艇。来源:WSJ)
2025年3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成立一个新办公室,旨在“重振”美国军用和商用造船业。他表示,美国造船业落后中国已成为国家安全问题,并呼吁“迅速建造更多船只”。《华尔街日报》指出,中国凭借政府支持已占领全球超过一半的造船市场份额,美国国会议员正提出类似措施,以期扭转局面。
2. 美国《华尔街日报》:贝莱德在特朗普助力下成为全球航运业巨头挑战中国
(贝莱德。来源:WSJ)
2025年3月12日,美国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宣布牵头的财团以228亿美元收购香港长江和记实业旗下全球40多个港口,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重要码头。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威胁要收回巴拿马运河控制权,此举被视为特朗普政府挑战中国供应链主导地位的重大举措。
3. 美国《华尔街日报》:中国将对美国钢铝关税采取反制措施
(中国出口钢铁。来源:Bloomberg)
2025年3月12日,针对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所有进口钢铝产品征收25%的全球性关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国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自身利益。她强调:“中方也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英国《金融时报》:开市客要求中国供应商降价以应对特朗普关税
(美国零售巨头Costco对中国供应链施压。来源:FT)
2025年3月19日,面对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的关税,美国大型仓储式零售商开市客要求中国供应商降低商品价格以减轻关税影响。据供应商透露,包括沃尔玛在内的其他美国零售商也提出类似要求。这引发了北京方面对中美贸易战升级可能带来的风险关注。
5. 英国《金融时报》:“自由铁路”:中国在非洲与美国竞争的新章法
(坦赞铁路升级工程现场。来源:FT)
2025年3月13日,随着坦赞铁路升级项目推进,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战略出现新的转变。坦赞铁路由中国在数十年前修建,连接赞比亚和坦桑尼亚。如今,面对西方援助减少,中国正通过此类项目巩固在非洲的影响力,并与美国展开新的竞争。
6.英国《金融时报》:香港航空货运业面临关税考验
(香港机场货运枢纽地位遭遇挑战。来源:FT)
2025年3月19日,受中美贸易战和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影响,香港作为全球航空货运枢纽的战略地位逐渐面临压力。去年香港机场货运量超430万吨,包括国泰航空在内的航空公司货运业务受关税和地缘政治因素影响逐渐增加了不确定性。
7.英国《金融时报》: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称要对中国造船业“以牙还牙”
(特朗普政府拟向中国船只收费以补贴美国造船业。来源:FT)
2025年3月17日,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主席路易斯·索拉表示,美国应对中国制造的船舶征收费用,以抵消中国政府对本国造船业的补贴。他称:“我们必须以牙还牙”,提议最高对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制造船只征收150万美元费用,所筹资金用于支持美国造船业。
8.日本《日经新闻》:中国加强尖端技术出口管制
(中国拟限制镓生产技术出口。来源:Reuters)
2025年3月19日,中国政府宣布加强包括镓(用于电池和半导体生产的关键材料)在内的尖端技术出口管制。这是继稀有金属出口限制后,中国为防止关键技术外流,进一步收紧对高科技领域的控制措施。该措施预计近期正式实施,以应对中美高科技竞争加剧的态势。
9.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受贸易战影响最小
(中美贸易战。来源:Sputnik)
2025年3月19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美国实施对华10%至20%的关税措施和中国的反制举措对全球经济造成不同程度冲击。报告指出,受贸易战影响最小的是中国,三年内GDP降幅仅为0.1%,而美国GDP预计下降0.72%,墨西哥下降幅度更高达1.3%。分析认为,中国在贸易战中的抗冲击能力较强,美方政策可能导致自身经济受损更加严重。
编辑: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