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之“乱”(二)专线怎么联盟?
2014-11-07 10:24:00
884
0
易流科技 



  我曾经给物流圈做了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在93年到97年物流圈是光脚的,赤脚打圈;97到99是穿草鞋来的;99到2003年是穿布鞋;2003年到2009年是穿皮鞋;2009年以后皮鞋分品牌了。所以我想跟大家说的就是,我以前做的工作虽然跟专线联盟不直接发生关系,但是走访下来我的感触非常深。每一次到物流市场看到在这么一个有着旺盛需求的市场,我们物流人在那种非常恶劣的环境下工作生活,就觉得很不应该。当时我还庆幸自己是一个中国物流企业的人,可以为改变这种现状出一份力。

  记得最清楚的是去河南郑州,我从南三环的终点走到起点。当时公司给车让我自己开过去,我说不用,自己一步一步走下来,那里的环境我相信在座各位站15分钟都很难,环境太差,雾气冲天。我刚买一瓶可乐坐在高地准备喝,来一辆车就立马一堆黄土。那天调研之后我想了很多东西,这么大一个河南省而且又是交通要道,为什么没有一个非常像样的物流园呢?比如说潘总还有我们的黄总,为什么不去那里改善一下环境,让我们物流人有更好的生存环境,可能这个跟专线联盟没有任何关系,我只是觉得专线企业真的不容易,但是一定要进平台才能活着吗?我告诉你,真的不一定,我们范总就活的挺好,而且我们每一次招商都很火爆,干吗要用平台,不能把它干垮吗?

  所以我相信,小而美有美的优势,小而丑有丑的特点,在物流行业里想要人记住你,你永远记住:要么你超越德邦,超越顺丰,要么跟我一样谁都敢骂,他跟你没关系,然后你还出了名。

  尹奇峰:谢谢韩总!刚刚提到范总,其实范总搞联盟是最快的,在成都搞完联盟会议之后5天不到在上海就成立了。韩总讲的很接地气,接下来换商桥的李总说一下!

  李卓从我个人的观点看,物流行业变革的动力一定是平台。实际上我进商桥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之前我做整个物流行业的战略分析。从欧美整个公共货运的发展历程来看,理论上,中国的公共货运确实相当于美国的八十年代。大家也知道卡行天下的第一大股东是菜鸟。菜鸟为什么要投卡行,实际上他们之前去了一趟美国市场考察,资本要投入,首先要看资本市场是不是有成功的案例和标杆,大家都知道有美国的罗宾逊。从资本角度,我们现在做的是为未来五年到十年铺垫,也只有这样才有机会。

  联盟仅仅是第一步,联盟解决的是标准化的产品还有信息系统。但我觉得联盟的难点就在于你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一家公司。我记得安能董事长王拥军先生在之前推出安能的时候,也是五个专线老板成立了一家股份制公司,所以你看最终必须成为一家公司。当成为一家公司的时候,面临的一定是品牌怎么来塑造。这一点我可以跟大家分享,因为2009年之前我是做品牌营销的,2009年之后我转入到做投融资。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鲁花花生油的案例, 2000年的时候整个食用油市场跟专线是一样的,就是小,就是散,就是乱,但恰恰是这种小散乱中蕴藏着大量的机会。

  尹奇峰:我想请教一个问题,在美国有没有联盟?或者国外有没有联盟?


  李卓有。

点赞
收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