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打架,小哥打人,近来快递业总在搞事情。一名消费者因快递丢失投诉了快递员,就被这名快递员恶意报复,强行入室打成重伤。
企业制度管理、员工素质培养、公众隐私保护,行业立法提速,这起小概率伤人事件暴露出的都是让人细思恐极的大问题。
小哥打人之前,在邮政局的强势干预下,顺丰阿里的数据之争才刚刚平息。两家巨头荷枪实弹的一战,无论谁动了谁的奶酪,都提前让吃瓜群众感受到了快递业摆脱草莽早已羽翼渐丰。
资本风起,行业正酝酿一场新的变革。最近两年,顺丰、圆通、申通、百世已悉数宣布上市,韵达、中通等企业亦在资本棋盘上动作频频。大家都能隐约感受到,抢了资本“急件”的快递业过了某个点,就再也不是原来的竞争方式了。
物流快递行业的竞争从过去简单粗暴的价格维度延伸到了资本服务层面,一旦掉队就再难跟上。市场规模的蓝图给了这个行业足够的发展空间,但即便跟上了资本的脚步,新层级的竞争依旧残酷,它需要每个入局者不只会跑马圈地,还要拿出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的本事。
圆通那次著名的危机便是生动的样本。今年2月,作为“快递第一股”的圆通陷入麻烦。加盟商快递积压引发倒逼传闻,背后是快速扩张的后遗症。
多年来凭借加盟制狂飙突进,圆通速递搭建起5万多网点,远超顺丰等竞争对手。但登陆资本市场之后,圆通加盟制的隐患逐渐显现,并成为动摇大厦基石的蚁穴。
快递市场陷入低价竞争的困境,致力于物流领域服务升级的菜鸟,希望找一些有意愿的公司做服务升级。圆通的体量大,理念和系统服务在行业靠前,成了阿里的最终选择。被阿里选中用来升级服务的圆通,恰从反面给中国快递业上了很好的一课。
打人的小哥、彼此封堵的巨头、自噬的圆通,作为窥探中国快递业野蛮发展的几面镜子,也许问题各异,但都呈现出面对新层级竞争,玩家们还没有准备好的窘境。
年均50%的市场增长率,让中国快递企业并不着急提升管理和服务等软实力。毕竟这种增长速度,谁都能赚钱,只是多少的问题。价格战挤压利润的后果就是企业缺乏再生产和再投入的能力。
“追赶顺丰”一直是民营快递公司狂奔的目标,它们凭借低价在规模上大大超过了顺丰,却迷失于“追赶顺丰”。赶上顺丰不是完全不可能,但从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向机械化、信息化、决策流程的制度化、员工的素质提升,加盟分公司控制方向发展远远超过了“追赶”的意义。
倒是京东的自建物流走了一条漫漫长路,摸爬滚打凭借自营物流带来的良好时效和服务体验,赢得一二线城市中高收入群体的青睐。
如果“慢”下来,中国快递业应该相信时间是最公平的标尺,它承载了规模的狂飙突进,也必将完成一次服务的大浪淘沙。